[发明专利]一种锂离子电池的可靠度验证方法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22763.X | 申请日: | 2018-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134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发明(设计)人: | 陆群;张雅琨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长城华冠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67 | 分类号: | G01R31/367;G01R31/392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8 | 代理人: | 张驰;宋志强 |
地址: | 101300 北京市顺义区仁***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锂离子电池 失效概率 寿命实验 可靠度 概率分布曲线 样本 方法和装置 尺度参数 电池寿命 寿命测试 形状参数 验证 运算 重复 随机性 对比结果 工况设定 拟合 | ||
本发明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的可靠度验证方法和装置。方法包括:针对锂离子电池的同一寿命实验工况设定n个重复样本,并获得n个重复样本的寿命测试数据;以韦布尔概率分布曲线作为同一寿命实验工况下锂离子电池失效的概率分布曲线,拟合n个重复样本的寿命测试数据以获取同一寿命实验工况下锂离子电池失效的概率分布曲线的形状参数和尺度参数,基于形状参数和尺度参数确定同一寿命实验工况下的失效概率函数;接收同一寿命实验工况下的电池寿命特定值和失效概率期望值,并确定电池寿命特定值的失效概率运算值;基于失效概率运算值与失效概率期望值的对比结果,确定锂离子电池的可靠度。本发明考虑了失效随机性,可以准确验证可靠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方式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的可靠度验证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国家最新标准《汽车和挂车类型的术语和定义》(GB/T 3730.1-2001)中对汽车有如下定义:由动力驱动,具有4个或4个以上车轮的非轨道承载的车辆,主要用于:载运人员和(或)货物;牵引载运人员和(或)货物的车辆;特殊用途。能源短缺、石油危机和环境污染愈演愈烈,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影响,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开发新能源技术。
锂离子(Li+)电池是一种二次电池(充电电池),它主要依靠锂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来工作。在充放电过程中,Li+在两个电极之间往返嵌入和脱嵌:充电时,Li+从正极脱嵌,经过电解质嵌入负极,负极处于富锂状态;放电时则相反。锂离子电池技术的先进性和在新兴关键市场(电动汽车领域)的应用,已激发全球范围内的研发热潮,锂离子电池将在电动汽车和新能源领域占据重要位置。目前在电动汽车中,应用较多的锂离子电池是磷酸铁锂电池,它的热稳定性和安全性较好,同时价格相对便宜。
当前锂离子电池寿命估算方法主要是利用基于前期实验数据建立寿命模型,进而预测电池寿命。然而,锂离子电池寿命衰退除了遵循使用工况下的老化规律以外,还包含有不确定性和随机性,锂离子电池的失效概率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在逐步增长。锂离子电池在制备和使用过程中,都存在不一致性,这种不一致性会导致锂离子电池的失效不会严格集中在一个时间点。
现有技术的电池寿命模型建立过程中,对寿命实验结果的处理通常是取同一工况下不同电池的寿命结果平均值或者认为合理的寿命结果作为寿命特征值进行建模。然而,这种寿命模型缺乏失效概率的考量,忽略了样本不一致性以及失效的随机性和偶然性。因此,基于现有技术的寿命模型确定锂离子电池的可靠度具有不准确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的可靠度验证方法和装置。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锂离子电池的可靠度验证方法,包括:
针对锂离子电池的同一寿命实验工况设定n个重复样本,并获得所述n个重复样本的寿命测试数据,其中n为至少为5的正整数;
以韦布尔概率分布曲线作为所述同一寿命实验工况下所述锂离子电池失效的概率分布曲线,拟合所述n个重复样本的寿命测试数据以获取所述同一寿命实验工况下所述锂离子电池失效的概率分布曲线的形状参数和表示为特征寿命的尺度参数,基于所述形状参数和所述尺度参数确定所述同一寿命实验工况下的失效概率函数,其中所述失效概率函数的自变量为电池寿命;
接收所述同一寿命实验工况下的电池寿命特定值和失效概率期望值,并基于所述同一寿命实验工况下的失效概率函数确定对应于所述同一寿命实验工况下的电池寿命特定值的失效概率运算值;
基于所述失效概率运算值与所述失效概率期望值的对比结果,确定所述锂离子电池的可靠度。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同一寿命实验工况下的失效概率函数为F(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长城华冠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长城华冠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2276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