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柔性螺旋电感结构的风速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24353.9 | 申请日: | 2018-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833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易真翔;万煜;邓文俊;王立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P5/08 | 分类号: | G01P5/08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施昊 |
地址: | 21118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柔性 螺旋 电感 结构 风速 传感器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制备基于柔性螺旋电感结构的风速传感器的方法,所述基于柔性螺旋电感结构的风速传感器包括衬底(1),位于衬底(1)上表面的等间距布置的螺旋电感线圈(2),所述螺旋电感线圈(2)两端分别与第一螺旋电感接触块(7)、第二螺旋电感接触块(8)连接,第一、第二金属连接线(3)、(4)位于衬底(1)中,并贯穿衬底(1),第一、第二接触块(9)、(10)位于衬底(1)下表面且与第一、第二螺旋电感接触块(7)、(8)正对应,所述第一金属连接线(3)连接第一螺旋电感接触块(7)和第一接触块(9),所述第二金属连接线(4)连接第二螺旋电感接触块(8)和第二接触块(10),位于衬底(1)下表面的第一、第二测试接触块(11)、(12)与衬底(1)下表面边缘(14)距离为L,位于衬底(1)下表面的第一金属导线(5)连接第一接触块(9)和第一测试接触块(11),位于衬底(1)下表面的第二金属导线(6)连接第二接触块(10)和第二测试接触块(12);
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准备衬底(1);
(2)衬底(1)上表面处理:
(2.1)旋涂光刻胶,光刻并刻蚀,去除需要生长螺旋电感线圈(2)和第一、第二螺旋电感接触块(7)、(8)处的光刻胶;
(2.2)蒸发Cu淀积,剥离光刻胶,形成螺旋电感线圈(2),和第一、第二螺旋电感接触块(7)、(8);
(3)衬底(1)下表面处理:
(3.1)在第一、第二螺旋电感接触块(7)、(8)正下方对应处用第一、第二金属连接线(3)、(4)贯穿衬底(1);
(3.2)旋涂光刻胶,光刻并刻蚀,去除需要生长第一、第二金属导线(5)、(6)和第一、第二接触块(9)、(10)以及第一、第二测试接触块(11)、(12)处的光刻胶;
(3.3)蒸发Cu淀积,剥离光刻胶,形成第一、第二金属导线(5)、(6),第一、第二接触块(9)、(10)和第一、第二测试接触块(11)、(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制备基于柔性螺旋电感结构的风速传感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衬底(1)为聚对苯二甲酸类衬底。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制备基于柔性螺旋电感结构的风速传感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底(1)长100mm、宽100mm,厚度1mm;螺旋电感线圈(2)宽2mm、厚度0.1mm;多圈线圈之间的间隔距离(13)宽2mm;第一、第二螺旋电感接触块(7)、(8)长5mm、宽5mm、厚度0.1mm;第一、第二金属连接线(3)、(4)长1mm;第一、第二接触块(9)、(10)长5mm、宽5mm、厚度0.1mm;第一金属导线(5)长35mm、宽2mm、厚度0.1mm;第二金属导线(6)长10mm、宽2mm、厚度0.1mm; 第一、第二测试接触块(11)、(12)长5mm、宽5mm、厚度0.1mm,与衬底(1)下表面边缘(14)的距离L为1-3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2435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建筑物顶棚快速除雪方法
- 下一篇:神经网络模型算法编译方法、装置及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