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火电厂湿冷机组冷端经济调整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24551.5 | 申请日: | 2018-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146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杨立国;王文奎;赵金旭;赵明亮;张保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唐七台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大唐黑龙江发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27/02 | 分类号: | G05D27/02;F28B1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拓荒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54 | 代理人: | 王坚敏 |
地址: | 154622 黑***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火电厂 湿冷 机组 经济 调整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火电厂湿冷机组冷端经济调整方法,包括:机组单循泵工况数据采集,所述单循泵工况数据为湿冷机组启用原有循环水泵时采集的数据;机组双循泵工况数据采集,所述双循泵工况数据为湿冷机组同时启用原有循环水泵和备用循环水泵时采集的数据,机组双循泵工况经济性评估,用于评估启动备用循环水泵提高机组真空度使机组降低的供电煤耗与启动备用循环水泵增加耗电量使机组升高的供电煤耗之间的经济关系。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所提供的火电厂湿冷机组冷端经济调整方法的经济性判断公式(即ΔQ的表达式)模型简单,数据分析简单可靠,能有效给出当前冷端工况是否经济情况判断,应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火电厂湿冷机组运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火电厂湿冷机组冷端经济调整方法。
背景技术
节能减排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长远战略方针,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思想的重大举措。目前,我国火电机组仍以湿冷机组为主,影响湿冷机组经济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冷端的经济调整。
火电厂湿冷机组是一种利用循环水对汽轮机排汽进行冷却的机组类型,汽轮机排汽系统进入凝汽器中,通过循环水冷却后凝结成水,体积缩小使凝汽器内压力低于大气压而形成真空。在机组负荷一定情况下,影响真空度的因素主要有循环水温度和循环水流量(循环水流量通过调节循环水泵运行台数实现)。真空度越高,汽轮机热效率越高,越经济,反之真空度越低,汽轮机越不经济。由于夏季环境温度高,火电厂湿冷机组的凝汽器真空度随之降低,影响机组煤耗水平,为了提高机组真空度,找到机组的经济真空,一般采取启动备用循环水泵增加循环水流量的方式。而此种方式虽然提高了机组真空度,同时循环水泵耗电率随之增加,如何评估启动备用循环水泵提高机组真空度使机组降低的供电煤耗与启动备用循环水泵增加耗电量使机组升高的供电煤耗之间的经济关系,成为火电厂湿冷机组冷端经济调整的关键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火电厂湿冷机组冷端经济调整方法,对湿冷机组冷端优化进行经济性分析和评估,并给出当前冷端工况是否经济情况判断。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火电厂湿冷机组冷端经济调整方法,包括:
机组单循泵工况数据采集,所述单循泵工况数据为湿冷机组启用原有循环水泵时采集的数据,包括原有循环水泵电流一Ia1、原有循环水泵功率因数一单循机组负荷W1、单循循环水温度T1和单循机组真空p1;
机组双循泵工况数据采集,所述双循泵工况数据为湿冷机组同时启用原有循环水泵和备用循环水泵时采集的数据,包括原有循环水泵电流二Ia2、原有循环水泵功率因数二备用循环水泵电流Ib2、备用循环水泵功率因数双循机组负荷W2、双循循环水温度T2和双循机组真空p2;
机组双循泵工况经济性评估,用于评估启动备用循环水泵提高机组真空度使机组降低的供电煤耗与启动备用循环水泵增加耗电量使机组升高的供电煤耗之间的经济关系,包括依据采集的所述单循泵工况数据和双循泵工况数据计算双循泵耗电率对煤耗影响Q1,计算公式为:
公式(1)中A为计算厂用电率公式中常数,U为循环水泵电机电压值,c为厂用电率变化1%对机组煤耗影响系数;机组双循泵运行最终对煤耗影响ΔQ计算公式为:ΔQ=Q1,若ΔQ0,则机组双循泵运行经济;若ΔQ≥0,则机组双循泵运行不经济。
优选方案,所述湿冷机组双循泵工况经济性评估还包括,依据采集的所述单循泵工况数据和双循泵工况数据计算机组真空对煤耗影响Q2,计算公式为:
Q2=(p2-p1)×m (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唐七台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大唐黑龙江发电有限公司,未经大唐七台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大唐黑龙江发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2455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