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氟喹诺酮噁二唑脲类培氟沙星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25171.3 | 申请日: | 2018-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696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刘秋伟;邵香敏;毛雅君;胡国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C07D498/06 | 分类号: | C07D498/06;C07D471/04;C07D413/14;C07D513/04;A61P35/00;A61P35/02;A61K31/5383;A61K31/496;A61K31/542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时立新;杨海霞 |
地址: | 45115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氟喹诺酮噁二唑脲类培氟沙星 衍生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双-氟喹诺酮噁二唑脲类培氟沙星衍生物,其特征在于,为以下式I-1至I-18所示的化合物:
2.权利要求1所述双-氟喹诺酮噁二唑脲类培氟沙星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制备步骤:
1)以培氟沙星为原料,与氨基脲在多聚磷酸PPA中缩合,经后处理可制得培氟沙星C-3噁二唑胺中间体II,其合成制备路线如下所示:
2)将式1~18所示的氟喹诺酮羧酸系列化合物分别与羰基二咪唑CDI在DMF中缩合生成相应的氟喹诺酮羧酸咪唑酰胺系列化合物1′~18′;然后将制备得到的氟喹诺酮羧酸咪唑酰胺系列化合物1′~18′分别与盐酸羟胺在吡啶Py中反应制得相应的氟喹诺酮羟肟酸系列化合物1″~18″;氟喹诺酮羟肟酸系列化合物1″~18″在羰基二咪唑CDI的辅助催化下通过Lossen重排为氟喹诺酮异氰酸酯,不经分离与步骤1)所得培氟沙星C-3噁二唑胺中间体II发生缩合反应,经后处理即得;合成路线如下所示:
步骤2)中,式1~18所示的氟喹诺酮羧酸系列化合物结构式分别如下所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双-氟喹诺酮噁二唑脲类培氟沙星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式1~18所示的氟喹诺酮羧酸系列化合物与羰基二咪唑的摩尔比为1:1.0~2.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双-氟喹诺酮噁二唑脲类培氟沙星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氟喹诺酮羧酸咪唑酰胺系列化合物1′~18′与盐酸羟胺的摩尔比为1:1.0~5.0。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双-氟喹诺酮噁二唑脲类培氟沙星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氟喹诺酮羟肟酸系列化合物1″~18″与羰基二咪唑的摩尔比为1:1.0~2.0、氟喹诺酮羟肟酸系列化合物1″~18″与培氟沙星C-3噁二唑胺中间体II的摩尔比为1:1。
6.权利要求1所述双-氟喹诺酮噁二唑脲类培氟沙星衍生物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双-氟喹诺酮噁二唑脲类培氟沙星衍生物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肿瘤药物为治疗肺癌、肝癌、胃癌、胰腺癌、皮肤黑色素瘤、白血病或耐吉非替尼癌的药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未经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2517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