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体导热系数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26294.9 | 申请日: | 2018-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210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7 |
发明(设计)人: | 李亚超;米国强;王莫然;杨书伟;陈朝帅;梁坤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5/18 | 分类号: | G01N25/18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0 | 代理人: | 陈佳丽 |
地址: | 4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体 导热 系数 测量 装置 | ||
一种液体导热系数测量装置,包括热线及用于保护热线的二次保护腔体,在二次保护腔体外设有一次保护腔体,所述一次保护腔体的内底面设有用于支撑二次保护腔体的连接腔,连接腔上端开口,热线竖直设置于二次保护腔体中心,热线上端和下端分别穿过二次保护腔体上下端面的圆孔与二次保护腔体外的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连接,一次保护腔体的侧面长度方向上均匀设有多条与一次保护腔体内部空间连通的长槽,二次保护腔体的侧面开设有通孔。本发明有益效果: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能够有效测量液体的导热系数,测量结果准确,解决了目前设备使用时热线易断、变形、及替换的不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液体导热系数测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液体导热系数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液体的导热系数是重要的物性参数,在化工生产、能源和科学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例如:新型载热质和I质的应用,太阳能和海洋热能的利用,新型储热和储能技术的应用,生物热物理研究,液体导热机理研究,强化传热机理研究等都需要准确的热传导和热扩散系数数据。
对于气体和固体物质,其导热规律和机理经过一个多世纪的研究已经较为清晰,有比较成熟可靠的预测公式和经验公式供实际生产和科研使用。然而,介于固态和气态之间的液态物质,其导热规律和导热机理目前尚不清晰,这不仅需要凝聚态物理学家在理论方面作深入研究,也需要精确可靠的测量装置对其物性参数进行测量。
我国在工质热物性的研究水平,新的材料制备工艺水平,新能源的利用效率,精密测量仪器的设计制造水平等方面与国外先进水平都还有相当的差距,原因在于我国在先进设备的制造工艺和基础材料的制备上还落后于国外先进水平;而先进设备的制造工艺和基础材料的制备又需要精密可靠的仪器来实现,二者需要同步协调地发展,因此需要同时在材料的制备和新仪器的设计上加强研究。
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发展,热线法已经成为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测量液体导热系数的标准方法。
在冷热交替的情况下铂丝的膨胀收缩对热线(铂丝)的韧性及线性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测量中难于对其进行有效的保护。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液体导热系数测量装置,解决目前设备使用时热线易断、变形及替换不便等问题。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液体导热系数测量装置,包括热线及用于保护热线的二次保护腔体,在二次保护腔体外设有一次保护腔体,所述一次保护腔体的内底面设有用于支撑二次保护腔体的连接腔,连接腔上端开口,热线竖直设置于二次保护腔体中心,热线上端和下端分别穿过二次保护腔体上下端面的圆孔与二次保护腔体外的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连接,一次保护腔体的侧面长度方向上均匀设有多条与一次保护腔体内部空间连通的长槽,二次保护腔体的侧面开设有通孔。
本发明所述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分别置于二次保护腔体上下端面固定的直保护管和弯保护管内。
本发明所述热线的直径为0.03mm,热线表面镀有0.01mm的绝缘漆。
本发明所述连接腔为由对称的两部分组合连接而成的管状腔体,其上端开口,在连接腔的一侧开设有方便引出第二导线的槽。
本发明所述长槽的条数为4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设计合理,操作简单,本发明液体导热系数测量装置,通过一次保护腔体和二次保护腔体的保护作用可减少待测液体对热线造成的冲击力,且容易拆换,解决了目前设备使用时热线易断、变形、及替换的不便;可有效方便测量液体的导热系数,准确率高;不仅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而且有效地保护了热丝,节约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液体导热系数测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次保护腔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二次保护腔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科技大学,未经河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2629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