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相位延迟双频输出匹配网络的宽带双频段Doherty功率放大器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26440.8 | 申请日: | 2018-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503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8 |
发明(设计)人: | 夏景;徐拓;祝帅雷;孔娃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H03F1/02 | 分类号: | H03F1/02;H03F1/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出匹配网络 双频 相位延迟 峰值放大电路 载波放大电路 双频段 输入匹配网络 宽带功分器 补偿线 串接 宽带 峰值晶体管 载波晶体管 峰值相位 工作能力 阶梯阻抗 上路信号 下路信号 相位周期 载波相位 | ||
1.一种基于相位延迟双频输出匹配网络的宽带双频段Doherty功率放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宽带功分器(10)、载波放大电路(20)、基于相位延迟的载波双频输出匹配网络(30)、峰值放大电路(40)以及基于相位延迟的峰值双频输出匹配网络(50);
所述宽带功分器(10)的上路信号的输出端和下路信号的输出端分别与载波放大电路(20)和峰值放大电路(40)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载波放大电路(20)的输出端所述与基于相位延迟的载波双频输出匹配网络(30)的输入端相连;所述峰值放大电路(40)的输出端与基于相位延迟的峰值双频输出匹配网络(50)的输入端相连;所述基于相位延迟的载波双频输出匹配网络(30)的输出端和所述基于相位延迟的峰值双频输出匹配网络(50)的输出端相连,作为所述Doherty功率放大器的信号输出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相位延迟双频输出匹配网络的宽带双频段Doherty功率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宽带功分器(10)将能量等分地分配给载波放大电路(20)和峰值放大电路(4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相位延迟双频输出匹配网络的宽带双频段Doherty功率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波放大电路(20)由载波相位补偿线(201)、载波输入匹配网络(202)、载波晶体管(203)依次串联连接组成;所述峰值放大电路(40)由峰值相位补偿线(401)、峰值输入匹配网络(402)、峰值晶体管(403)依次串联连接组成;
所述宽带功分器(10)输出的上路信号、下路信号分别与所述载波相位补偿线(201)和峰值相位补偿线(401)相连,所述载波相位补偿线(201)和峰值相位补偿线(401)分别调节上路信号和下路信号的相位差,使两路信号在输出处相位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相位延迟双频输出匹配网络的宽带双频段Doherty功率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波晶体管(203)为AB类功率放大器,所述峰值晶体管(403)为C类功率放大器,两者具有相同的饱和输出功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相位延迟双频输出匹配网络的宽带双频段Doherty功率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相位延迟的载波双频输出匹配网络(30)能够在两个频段上实现回退和饱和状态下所需要的阻抗匹配;
所述基于相位延迟的载波双频输出匹配网络(30)需要满足的具体的阻抗匹配要求:在6dB功率回退点处,实现在两个频段上低功率时的两倍最优负载匹配,使载波功率放大器提前饱和,从而达到双频Doherty功率放大器在功率回退点的高效率,在饱和状态下,实现在两个频段上的最优负载匹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相位延迟双频输出匹配网络的宽带双频段Doherty功率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相位延迟的载波双频输出匹配网络(30)包括载波输出第一传输线(301)、载波输出第二传输线(302);其中,载波输出第一传输线(301)的信号输入端与载波晶体管(203)的漏极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相位延迟双频输出匹配网络的宽带双频段Doherty功率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相位延迟的峰值双频输出匹配网络(50)能够在峰值放大电路不工作时在两个频段上实现高输出阻抗,满足峰值功率放大器开路条件,保证Doherty功率放大器在两个频段上的正常工作;
所述基于相位延迟的峰值双频输出匹配网络需要满足的具体的阻抗匹配要求:在6dB功率回退点处,基于相位延迟的峰值双频输出匹配网络能够在两个频段上实现高输出阻抗,满足峰值功率放大器开路条件,保证Doherty功率放大器在两个频段上的正常工作;与此同时,在饱和状态下,能够实现在两个频段上的最优负载匹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相位延迟双频输出匹配网络的宽带双频段Doherty功率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相位延迟的峰值双频输出匹配网络(50)包括峰值输出第一传输线(501)、峰值输出第二传输线(502)、峰值输出第三传输线(503)、峰值输出第四传输线(504);其中,峰值输出第一传输线(501)的信号输入端与峰值晶体管(403)的漏极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2644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