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力系统监测设备的供电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26574.X | 申请日: | 2018-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862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2 |
发明(设计)人: | 李鹏;许爱东;李立浧;王志明;明哲;曹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35 | 分类号: | H02J7/35;H02J50/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罗满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市萝岗区科***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力系统 监测 设备 供电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系统监测设备的供电系统,包括感应取电模块、太阳能供电模块、电池及电源管理模块,电源管理模块在感应取电模块或者太阳能供电模块的能量大于负载所需的能量时,控制第一开关断开;在感应取电模块和太阳能供电模块的能量均小于负载所需的能量时,控制第一开关闭合,以便电池为负载供电。本申请提供的供电系统采用感应取电、太阳能供电及电池相结合的供电方式,且优先使用感应取电模块及太阳能供电模块的电,其次才使用电池的电,保证了供电持续性,减少了电池更换次数,给工作人员带来了便利;此外,由于太阳能供电的参与,降低了供电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供电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力系统监测设备的供电系统。
背景技术
智能电网已经成为世界电网发展的新趋势,面对新挑战、新形势,国家电网公司根据我国国情,提出了加快建设以特高压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以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为特征的坚强智能电网的战略目标。根据智能电网的需求,智能化监测设备将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而在户外郊区等无有线电源等应用场景下,如何给监测设备安全稳定的供电是智能化监测设备广泛应用首先要面临的问题。现有技术中常见的供电方式是采用电池供电的方式,但是电池供电存在供电时间短的问题,因此需要经常更换电池,给工作人员带来不便。
因此,如何提高一种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力系统监测设备的供电系统,保证了供电持续性,减少了电池更换次数,给工作人员带来了便利;此外,由于太阳能供电的参与,降低了供电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力系统监测设备的供电系统,包括:
输入端与电缆连接、输出端设置有第一防反模块且输出端与负载连接的感应取电模块,用于从所述电缆上取电,且将取得的电转换为直流电;
与所述感应取电模块的输出端并联且输出端设置有第二防反模块的太阳能供电模块,用于将太阳能转换为直流电;
输出端通过第一开关与所述感应取电模块的输出端及所述太阳能供电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的电池;
输入端分别与所述感应取电模块的输出端、所述太阳能供电模块的输出端、所述电池的输入输出端连接、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的控制端连接的电源管理模块,用于在所述感应取电模块或者所述太阳能供电模块的能量大于所述负载所需的能量时,控制所述第一开关断开,以便所述感应取电模块或者所述太阳能供电模块为负载供电;在所述感应取电模块和所述太阳能供电模块的能量均小于所述负载所需的能量时,控制所述第一开关闭合,以便所述电池为所述负载供电。
优选地,所述感应取电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取电互感器、整流模块及所述第一防反模块。
优选地,所述感应取电模块还包括:
设置于所述取电互感器与所述第一防反模块之间的阻抗匹配模块,用于将自身的阻抗调整与所述负载的阻抗相等。
优选地,所述阻抗匹配模块包括:
输入端与所述整流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的阻抗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负载的阻抗;
输入端与所述阻抗检测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的阻抗控制模块;
控制端与所述阻抗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且设置于所述取电互感器的供电回路上的阻抗调整模块;
所述阻抗控制模块用于将所述阻抗调整模块的阻抗调整至与所述负载的阻抗相等。
优选地,所述整流模块包括整流器;
所述阻抗调整模块为构成所述整流器的阻抗调整模块;
所述阻抗控制模块用于对所述整流器的输出电压和电流进行调整,以使所述整流器的输出阻抗等于所述负载的阻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2657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