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洋工程用水下深潜探测辅助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27000.4 | 申请日: | 2018-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9865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三航奔腾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C11/52 | 分类号: | B63C11/52 |
代理公司: | 31297 上海宏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冯华 |
地址: | 200441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板 探测 辅助设备 海洋工程 盖板 固定块 按钮 壳体 转杆 防尘罩 地方时 摄像头焦距 调节器 摄像头 壳体顶部 拍摄模式 人工控制 探测信息 中部位置 转动调节 按动 底座 卡块 上套 旋钮 水面 侧面 记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洋工程用水下深潜探测辅助设备,包括壳体、卡块和底座,所述壳体顶部侧面的中部位置设有控制板,控制板上设有一排按钮,控制板一侧的壳体上设有盖板,盖板的顶部并排设有两个固定块,两个固定块之间设有转杆,转杆上套接有连接块,连接块的一侧设有防尘罩,本发明支持人工控制,在需要探测较远的地方时,转动调节旋钮,通过调节器使得摄像头焦距,能够同时记录下更多的探测信息,通过按动控制板上的按钮,切换不同的拍摄模式,且对应的摄像头能够探测到水下工作人员身后的状况,在遇到特殊情况时,水面上的工作人员能够及时提醒水下工作人员身后环境,避免意外发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探测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海洋工程用水下深潜探测辅助设备。
背景技术
水下探测仪,其引信系统由探测、识别、定位引信等组成,具备远程目标(舰船)探测、识别、定位及目标攻击点预测等功能,其工作引信一般为被动声引信,它通过安置在其平台外表面的换能器基阵敏感物理场信号,经前置放大处理、信号调理、滤波、采集控制等电路处理后,由值更电路进行目标基本判别,当达到门限后,启动信号处理电路,判断是否属于目标类型,并给出相应的攻击区域及攻击命令。以往考核其是否达到性能指标主要通过大量的外场目标/非目标通过特性试验进行,通过其内部记录装置收集引信处理数据,并依靠特定分析程序统计目标探测、识别、定位及打击概率,再结合实航目标轨迹进行比对来综合评估其性能。这在产品研制过程中将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并伴随较大风险(主要指布放、打捞作业及丢雷风险),另外实航试验往往是在较好海况下进行的。
目前在水质检测方面还沒有做到完全自动化,原因是因为时长上对这方面工具十分缺乏,而且价格也非常昂贵,在市面上普遍的自动化水质检测工具都是无人船,在环境检测方面都是以生产无人船为主,使用无人船作环境监测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只可以检测到水表面的水质,通常一个水体会因日照得透光度而造成不同深度的溫度差,所以正常的水质检测会把水体分成不同得水层,而每层都因为溫度的不同会有物理和化学性质上的差別,如果只是用无人船检测水质,水面下的水层就不能到达,且当需要人工进行水下探测时,在水面的工作人员只能通过探测器的摄像了解水下环境,水下的拍摄人员所处环境不能实时监测,特别是水下人员的后方的环境,人员的安全得不到绝对保证,当探测工作完成后,牵引收集需要水面上的人员拉起绳索,费时费力,且牵引速度不能保证一直,水下的人会受到惯性的不良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海洋工程用水下深潜探测辅助设备,以解决目前在水质检测方面还沒有做到完全自动化,原因是因为时长上对这方面工具十分缺乏,而且价格也非常昂贵,在市面上普遍的自动化水质检测工具都是无人船,在环境检测方面都是以生产无人船为主,使用无人船作环境监测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只可以检测到水表面的水质,通常一个水体会因日照得透光度而造成不同深度的溫度差,所以正常的水质检测会把水体分成不同得水层,而每层都因为溫度的不同会有物理和化学性质上的差別,如果只是用无人船检测水质,水面下的水层就不能到达,且当需要人工进行水下探测时,在水面的工作人员只能通过探测器的摄像了解水下环境,水下的拍摄人员所处环境不能实时监测,特别是水下人员的后方的环境,人员的安全得不到绝对保证,当探测工作完成后,牵引收集需要水面上的人员拉起绳索,费时费力,且牵引速度不能保证一直,水下的人会受到惯性的不良影响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三航奔腾海洋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三航奔腾海洋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2700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