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X光机的超大通光孔径镜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27218.X | 申请日: | 2018-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910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5 |
发明(设计)人: | 孙可;陈森;赵春宝;王永;陈红;陈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2B13/00 | 分类号: | G02B13/00;G03B42/02;G21K1/06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王秀娟 |
地址: | 21001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大通 孔径 镜头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X光机的超大通光孔径的镜头结构,包括镜头本体,所述镜头本体沿光线入射方向依次设置的负弯月型透镜1、双凸透镜2、平凸透镜3‑1、平凹透镜3‑2、固定光栏A、双凹透镜4‑1、双凸透镜4‑2、双凸透镜5、平凸透镜6及负弯月型透镜7;其中,平凸透镜3‑1和平凹透镜3‑2为双胶合镜组,双凹透镜4‑1和双凸透镜4‑2为双胶合镜组。本申请的镜头结构,最大相对孔径D/f’可以达到1/1.1,在镜头焦距满足X光机有限距离的物像关系时,其后工作距和全视场像高调整范围完全能够匹配面阵为32mm×32mm或面阵为37mm×37mm规格CCD芯片的X光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镜头,具体涉及一种用于X光机的超大通光孔径镜头结构。
背景技术
人眼不可见的X射线具有穿透物体表面并与之内部物质发生相互作用的特性,X光机利用X射线穿透特性和成像原理来区分不同的物质,并且显示穿透物质的形状、位置及分布,目前X光机广泛应用于医学诊断、安全防范和光学检测等领域。X射线在穿透物质时有一部分能量被物质吸收以及X射线波长光子在转换成可见光波长光子时也会引起一些损耗,所以X光机只能获得亮度很低的微弱的可见光图像,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X光机对图像细节识别和后期的数字图像处理。
在镜头放大倍率、焦距和后工作距确定的前提下,若要提高CCD芯片表面图像的亮度,最直接的方法是尽可能地增大镜头的通光孔径,现有X光机镜头结构,将镜头最大通光孔径提升到F/1.6时,镜头产生的轴外宽光束孔径像差明显增大而且很难校正,既使成功地校正了像差,镜头结构也往往变得复杂,工艺性变差,镜头价格也会大幅度上升。当X光机镜头最大通光孔径提升到F/1.1时,增大孔径所产生的轴上和轴外孔径像差显著增加,轴外宽光束像差和畸变变化更大,凸透镜边缘变薄,镜头结构整体工艺性变差甚至无法加工,镜头像差和工艺性很难得到优化和有效控制。
设计一种优异的X光机超大通光孔径镜头,是该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X光机的超大通光孔径镜头结构,在确定X光机镜头焦距、放大倍率和后工作距的条件下,可以将X光机镜头最大通光孔径提升到F/1.1,成像质量优秀,特别是镜头畸变控制在1.4%以内,镜头结构易加工生产,CCD芯片表面数字图像的亮度显著提高。
为此,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X光机的超大通光孔径镜头结构,包括镜头本体,所述镜头本体沿光线入射方向依次设置负弯月型透镜1、双凸透镜2、平凸透镜3-1、平凹透镜3-2、固定光栏A、双凹透镜4-1、双凸透镜4-2、双凸透镜5、平凸透镜6及负弯月型透镜7;其中,平凸透镜3-1和平凹透镜3-2组成双胶合镜组3,平凹透镜3-2的凹面朝向像面;双凹透镜4-1和双凸透镜4-2组成双胶合镜组4,双凸透镜4-2的凸面朝向像面;负弯月型透镜1凹面朝向像面;双凸透镜2的曲率绝对值大的面朝向像面;双凸透镜5的曲率绝对值大的面朝向像面;平凸透镜6的平面朝向像面;负弯月型透镜7凸面朝向像面。
进一步地,所述负弯月型透镜1、双凸透镜2、双胶合镜组3、双胶合镜组4、双凸透镜5、平凸透镜6和负弯月型透镜7的光焦度绝对值比为:1:0.4:1.606:0.613:0.27:1.235:0.214,光栏A前各镜组产生的光焦度之和为负值,光栏A后各镜组产生的光焦度之和为正值,光栏前后光焦度之和的比的绝对值为1.16:1。
进一步地,所述负弯月型透镜1采用重钡火石系光学玻璃材质;双凸透镜2采用斓火石系光学玻璃材质;平凸透镜3-1、双凸透镜4-2及双凸透镜5均采用斓冕系光学玻璃材质;平凹透镜3-2、双凹透镜4-1及负弯月型透镜7均采用重火石系光学玻璃材质;平凸透镜6采用重冕系光学玻璃材质。
进一步地,所述镜头结构的光学性能参数范围为:物距L=610mm~700mm;焦距f'=50mm~60mm;相对孔径D/f'=1/1.1~1/1.3,其中,D为入瞳直径;后工作距为4mm~8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2721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学系统和图像拾取装置
- 下一篇:光学成像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