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刀具制作生产过程中的热处理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27544.0 | 申请日: | 2018-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657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发明(设计)人: | 汤士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四合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K11/02 | 分类号: | B21K11/02;C21D1/18;C21D1/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000 江苏省南通***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温 退火 热处理工艺 刀具制作 生产过程 脆性 退火处理 铸件硬度 研磨 淬火 锻压 回火 减小 精整 铸件 加工 压制 锻造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刀具制作生产过程中的热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铸件在完成锻造、压制完成后,在温度1160~1200℃下保温30~90min,随后在温度700~850℃保温30~60min;退火;加工;淬火;回火,该发明工艺简单,锻压保温完成后进行退火处理,退火完成后进行轻锻、精整加工,既可以使铸件硬度和脆性性能更好,又可以减小后面研磨工序的难度和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刀具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刀具制作生产过程中的热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热处理是指材料在固态下,通过加热、保温和冷却的手段,以获得预期组织和性能的一种金属热加工工艺,在从石器时代进展到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的过程中,热处理的作用逐渐为人们所认识。早在公元前770至前222年,中国人在生产实践中就已发现,钢铁的性能会因温度和加压变形的影响而变化,白口铸铁的柔化处理就是制造农具的重要工艺。
传统刀具热处理工艺处理后的刀具硬度和脆性并没有达到最佳性能,因此,亟待一种改进的技术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这一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刀具制作生产过程中的热处理工艺,锻压保温完成后进行退火处理,退火完成后进行轻锻、精整加工,既可以使铸件硬度和脆性性能更好,又可以减小后面研磨工序的难度和时间,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刀具制作生产过程中的热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铸件在完成锻造、压制完成后,在温度1160~1200℃下保温30~90min,随后在温度700~850℃保温30~60min;
步骤二:退火:500~700℃随炉冷却,随后在空气中冷却到室温;
步骤三:加工:将铸件温度加热至750~900℃,进行轻锻、精整,随后加热到1160~1200℃下保温60~120min,之后在温度700~850℃保温60~120min;
步骤四:淬火:将铸件温度加热到1160~1200℃,保温60~120min,随后进行淬火处理;
步骤五:回火:将铸件温度加热到550~650℃,保温60~120min,随后进行回火处理。
优选的,所述步骤二中室温的为5~25℃。
优选的,所述步骤四中淬火处理采用水、硝盐、油、空气其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所述步骤五中回火处理采用空气、油、热水、水中冷却其中的一种或多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锻压保温完成后进行退火处理,退火完成后进行轻锻、精整加工,既可以使铸件硬度和脆性性能更好,又可以减小后面研磨工序的难度和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刀具制作生产过程中的热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铸件在完成锻造、压制完成后,在温度1160~1200℃下保温30~90min,随后在温度700~850℃保温30~60min;
步骤二:退火:500~700℃随炉冷却,随后在空气中冷却到室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四合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未经南通四合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275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温合金精锻叶片的模锻方法
- 下一篇:一种铝合金锻压件生产用运输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