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有效吸附氯氰菊酯的乳酸片球菌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27624.6 | 申请日: | 2018-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682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刘书亮;张梦梅;刘金霞;张美佳;王兴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B01J20/24;B01J20/30;A23L5/20;C12R1/0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25014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效 吸附 氯氰菊酯 乳酸 球菌 | ||
本发明涉及利用微生物进行环境或食品中污染物减除的领域,具体涉及一株从四川传统家庭自制泡菜中分离筛选出的对氯氰菊酯具有较高吸附能力的乳酸片球菌。可有效吸附氯氰菊酯的乳酸片球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利用微生物进行环境或食品中污染物减除的领域,具体涉及一株从四川传统家庭自制泡菜中分离筛选出的对氯氰菊酯具有较高吸附能力的乳酸片球菌。
背景技术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是一类人工合成的高效低毒仿生型杀虫剂,主要用于果蔬、棉花、茶叶、谷物等作物及家庭中多种害虫的防治。氯氰菊酯(cypermethrin,CY)是常用的拟除虫菊酯农药之一,对光、热稳定,自然降解速率慢,常温下稳定期可达两年以上。氯氰菊酯会对鱼、虾、蟹、贝、家蚕、蜜蜂等非靶标生物造成极大危害,且对高等哺乳动物的生殖、神经、免疫和血液等方面有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
目前氯氰菊酯残留问题严重,美国波士顿城市低收入公共住房的室内灰尘和空气中氯氰菊酯的检出率为24%;果蔬及其制品、茶叶、中草药、食用菌、水产品中多有氯氰菊酯检出;2006年到2009年间,厦门共有18.7%的果蔬样品中检出氯氰菊酯;多途径的暴露使得氯氰菊酯残留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微生物吸附法是利用其本身的化学结构特性来吸附有毒有害物质的生物处理方法。因其种类繁多、来源广泛、绿色、高效、经济等优点,受到了学者的广泛关注。目前有少数学者对微生物吸附有机磷杀虫剂和除草剂进行了研究,涉及的微生物有芽孢杆菌、沼泽红假单胞菌、大肠杆菌等,但未见有乳酸菌用于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吸附的相关报道。乳酸菌作为一种广泛存在于发酵食品和人体肠道中的益生菌,具有许多生理功能。近年来,研究表明乳酸菌对真菌毒素、重金属、苯并芘、塑化剂等有毒有害物质均有较好的吸附能力。乳酸菌作为食品级微生物,有望成为具有吸附氯氰菊酯能力的功能菌,用于去除环境、食品中残留的氯氰菊酯,或用于开发药品及保健品。因此,有必要筛选获得吸附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乳酸菌并用于农药的减除。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株可有效吸附氯氰菊酯的乳酸片球菌(
本发明所提供的菌株为乳酸片球菌(
本发明提供吸附菌株的分离、筛选、鉴定。
取泡菜样品按1:10的比例于无菌均质袋中匀浆,取1 mL匀浆用无菌生理盐水进行10倍梯度稀释,取适宜稀释度样液100 mL涂布于含CaCO3的MRS培养基平板,37℃培养24~48h。挑取有溶钙圈的具有乳酸菌典型菌落特征的菌落进行多次平板划线纯化,保存备用。
将上述获得的乳酸菌进行高效吸附氯氰菊酯菌株的体外筛选,取斜面菌种一环接入5 mL的MRS液体培养基中,于37℃培养16~24 h,然后按2%接种量于37℃进行扩培20~24h。将菌液于8000 r/min、4℃离心10 min,弃去上清液,收集菌体,用无菌水洗涤离心2次并重悬,调整菌体浓度为1.0×1010 CFU/m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农业大学,未经四川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2762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