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倾斜摄影测量快速修改植被和水体的制作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27804.4 | 申请日: | 2018-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987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李敏;宁牟明;张立;杨曦;贺楷锴;寇晓松;刘芬;池晶;尹心亮;阮璐;贾宏;李新圆;邢侃侃;郭洁;徐磊;燕斐;肖超;余勇兵;王梓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大吉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17/05 | 分类号: | G06T17/05;G06T7/41;G06T7/62 |
代理公司: | 武汉泰山北斗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50 | 代理人: | 董佳佳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倾斜 摄影 测量 快速 修改 植被 水体 制作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适用于地理信息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基于倾斜摄影测量快速修改植被和水体的制作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所述方法包括分类:将倾斜摄影模型纹理图像的像素点进行分类;高程处理步骤:对倾斜摄影模型最精细三个层次的三角网顶点做高程处理,具体的,根据倾斜摄影模型三角网顶点与纹理图像像素点坐标映射关系,得到所属植被类、水体类像素点对应的最精细三个层次的所有三角网顶点,将得到的三角网顶点的高程设置为零,并相应做植被或水体的标记;3D模型精确定位;最后进行精细层次匹配。倾斜摄影模型通过最精细的三个层次与3D模型层级配合,有效的避免倾斜摄影模型对于较近距离上的植被、水体表现效果差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地理信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倾斜摄影测量快速修改植被和水体的制作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倾斜摄影模型是城市三维建模的一种方法,使用无人机搭载多个传感器通过不同角度采集影像,可以快速的搭建大规模大范围场景。由于使用影像表现,会出现死角无法拍摄、树木等遮挡问题导致侧面纹理无法采集,导致倾斜摄影模型对于植被和水体表现效果差,影响建模速度和表现效果。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倾斜摄影测量快速修改植被和水体的制作方法及装置,旨在提解决现有倾斜摄影模型对植被和水体表现效果差等技术问题。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所述基于倾斜摄影测量快速修改植被和水体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分类步骤:
将倾斜摄影模型纹理图像的像素点进行分类,总共分成三类,分别为植被类、水体类和其它类,记录纹理图像各像素点所属类别;
步骤S2、高程处理步骤:
对倾斜摄影模型最精细三个层次的三角网顶点做高程处理,具体的,根据倾斜摄影模型三角网顶点与纹理图像像素点坐标映射关系,得到所属植被类、水体类像素点对应的最精细三个层次的所有三角网顶点,将得到的三角网顶点的高程设置为零,并相应做植被或水体的标记,在其它层次即更粗糙层次上,不做高程置零处理;
步骤S3、3D模型精确定位步骤:
在倾斜摄影模型最精细三个层次上,遍历所有被标记为植被或水体的三角网顶点,结合高程为零检测植被连通区域和水体连通区域,对于植被连通区域计算中心点坐标以及保存区域边缘坐标,对于水体连通区域,计算中心点坐标,或者计算中心点坐标以及保存区域边缘坐标,所述植被连通区域/水体连通区域的中心点坐标为植被3D模型/水体3D模型在倾斜摄影模型中的定位点,所述植被连通区域/水体连通区域的区域边缘坐标控制植被3D模型/水体3D模型插入倾斜摄影模型的面积范围;
步骤S4:精细层次匹配步骤:
根据倾斜摄影模型最精细三个层次上的数据显示范围,对于植被连通区域,结合中心点坐标以及区域边缘坐标设置植被3D模型对应精细层次的显示范围,对于水体连通区域,结合中心点坐标,或者结合中心点坐标以及区域边缘坐标设置水体3D模型对应精细层次的显示范围,保证在加载显示倾斜摄影模型最精细三个层次的同时,准确加载显示对应精细层次的植被3D模型和水体3D模型。
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5:数据集输出步骤:
创建一个数据集并输出,该数据集包括经高程处理后的倾斜摄影模型以及植被3D模型和水体3D模型,还包括倾斜摄影模型和两个3D模型的对应关系,即植被3D模型、水体3D模型在倾斜摄影模型中对应的定位点坐标以及面积范围。
进一步的,步骤S1分类步骤采用监督分类,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1:选取小部分包含植被、水体的纹理图像像素点作为训练样本,划分植被类、水体类和其他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大吉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大吉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2780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维场景中建筑物注记的自动放置方法
- 下一篇:三维GIS动态模型的构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