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永磁铁氧体油压机磁场优化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27909.X | 申请日: | 2018-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350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8 |
发明(设计)人: | 闫溪 | 申请(专利权)人: | 闫溪 |
主分类号: | B28B3/02 | 分类号: | B28B3/02;B28B17/00;H01F4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正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17 | 代理人: | 陈晓宁;韩惠琴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永磁铁氧体 压机 成型磁场 磁芯 磁场 上模连接板 油压机磁场 优化结构 连接板 下缸 传输过程 从上到下 依次设置 用电成本 磁参数 倒梯形 油压机 充磁 导柱 聚磁 模架 上模 下模 升级 维护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永磁铁氧体油压机磁场优化结构,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永磁铁氧体压机上缸、磁芯、磁芯连接板、上模连接板、上模、永磁铁氧体产品、下模、模架、永磁铁氧体压机下缸,永磁铁氧体压机上缸和永磁铁氧体压机下缸之间通过永磁铁氧体压机导柱进行连接;磁芯连接板和上模连接板组成倒梯形聚磁机构。本发明可以大大提高永磁铁氧体油压机的充磁成型磁场使其在原有磁场强度下增大3000OE左右,大大提高了压机磁场升级效率,降低了压机在使用过程之中的用电成本与维护成本,磁场传输过程中,使其能将所产生的成型磁场作用在产品之上,轻松达到了国外成型磁场的使用标准,可以很好的提高永磁铁氧体产品的磁参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永磁铁氧体油压机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永磁铁氧体油压机磁场优化结构。
背景技术
永磁铁氧体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引入国内的项目,发展周期比较短,现国内主要是以生产中低端产品为主。这其中原因有很多,比如铁氧体应用终端产品的定位问题;铁红或铁磷的产品原材料的提纯问题;一次料烧结方式与一次配方问题;二次的磨制烧结及其二次配方问题;以及国内配套设备生产标准低等诸多问题。但随着国家战略性的供给侧结构改革——传统制造业产能优化升级,所以相应影响着产品优化升级的关键性配套设备凸显出需要优先升级改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对于高性能铁氧体材料国外的成型磁场一般要求在H≥796KA/m,目前虽然国内企业都普遍认识到成型磁的大小对铁氧体产品取向度有影响,但是在实际生产之中重视不够。国内一般采用风冷技术,充磁线圈60000安匝-80000安匝使得压机磁场在7000-8000OE左右,而国外其成型磁场采用水冷方式(由于国外使用大安匝数的通电线圈以产生出强大的成型磁场做保障,为迅速降温以保持线圈材料电阻稳定从而实现在长时间使用时磁场稳定的目的)一般在10000-20000OE远远高于国内的成型磁场标准。
由于国内铁氧体油压机的磁场线包中的磁芯都采用20#低碳钢作为磁芯,这样会大大减弱压机充磁线圈所产生的磁场,最终导致产品接受到的磁场大大减弱。并且20#低碳钢当被磁化后其磁感应强度与磁导率及其不稳定,同时导致磁场也不稳定。另外,磁场传输过程中在磁芯连接板——上模连接板——上模的磁场传输过程之中,由于结构设计不合理的情况存在明显的漏磁现象,使其不能将所产生的成型磁场作用在产品之上,对产品的磁性能参数有影响。
发明内容
基于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永磁铁氧体油压机磁场优化结构,明显提高永磁铁氧体油压机的充磁成型磁场,增大作用在永磁铁氧体产品上的磁场强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本发明提供一种永磁铁氧体油压机磁场优化结构,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永磁铁氧体压机上缸、磁芯、磁芯连接板、上模连接板、上模、永磁铁氧体产品、下模、模架、永磁铁氧体压机下缸,所述永磁铁氧体压机上缸和永磁铁氧体压机下缸之间通过永磁铁氧体压机导柱进行连接;
所述磁芯的外围设有充磁线圈,通电产生的磁场由磁芯开始传导,并依次通过磁芯连接板、上模连接板、上模、永磁铁氧体产品、下模、模架、永磁铁氧体压机下缸、永磁铁氧体压机导柱和永磁铁氧体压机上缸,实现磁场的闭合回路;
所述磁芯连接板和上模连接板组成倒梯形聚磁机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永磁铁氧体油压机磁场优化结构进一步包括下列技术特征的部分或全部:
可选的,所述磁芯采用超坡莫合金或坡莫合金制成。
可选的,所述磁芯采用铁镍合金制成,其中镍占36%或50%。
可选的,所述磁芯采用铁硅合金制成,其中硅占4%。
可选的,所述磁芯采用铁钴合金制成,其中钴占50%。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模架包括模架上连接板、模架下连接板和用于连接所述模架上连接板和模架下连接板的模架导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闫溪,未经闫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2790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陶瓷激光直接成形沉积质量的PID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冶炼炮泥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