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发动机叶片内腔异物的X射线检测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28184.6 | 申请日: | 2018-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815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刘海强;杜本莉;方建明;单立志;张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5/00 | 分类号: | G01V5/00 |
代理公司: | 沈阳优普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4 | 代理人: | 李晓光 |
地址: | 110043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叶片 探测器 滤波板 射线源 异物 叶片 检测发动机 数字检测 内腔 检测 采集 图像 计算机连接 发出X射线 单一能量 发射能量 数模转换 图像处理 图像增强 中间设置 滤波片 设置面 透照 射线 照射 穿过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发动机叶片内腔异物的X射线检测装置及方法,将发动机叶片置于X射线检测平台上,在射线源和待检测发动机叶片中间设置滤波板,在待检测发动机叶片下方设置面阵探测器,并与计算机连接;控制射线源发出X射线,经过滤波板得到单一能量的X射线,穿过发动机叶片照射到探测器上,通过探测器采集各点射线强度;经过探测器数模转换得到发动机叶片的数字检测图像;调整射线源的发射能量和滤波板中滤波片厚度和种类重新检测;将两次采集到的数字检测图像增强处理,处理后的图像上显示是否存在异物。本发明仅需进行两次透照和简单的图像处理即可完成检测,效率提高5~10倍,不受待检测叶片种类、形状和大小等因素限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异物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发动机叶片内腔异物的X射线检测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叶片是发动机的关键零部件,为了使叶片能够长期在高温环境中工作,叶片内部一般设计成复杂回路,以方便冷空气对叶片冷却。但复杂的冷却回路在提高效率的同时,却容易发生异物在内腔残留的问题。因此需要对叶片内腔残留物进行检测,以确定是否存在异物及所在位置等。在对叶片内腔残留的异物进行射线检测时,现有的方法有多种,一种是选用补偿物或补偿剂,如向叶片内腔填充金属粉末或填充碘化钾等溶液的方法,这种方法效率非常低,检测周期长,需要辅助工装或工具,而且金属粉末或补偿熔液未清理干净,残留在叶片内部,会严重影响叶片的使用性能;一种是不填充补偿物或补偿剂,直接进行射线透照检测,这种方法检测效率较前者大幅提高,但灵敏度很低,甚至无法发现较小的异物;此外还有采用CT断层扫描的方法来检测叶片内腔异物,这种方法费用高,效率也很低。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发动机叶片内腔异物检测效率低、周期长、费用高等不足,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在保证检测结果可靠的前提下,降低检测成本、提高检测效率的用于叶片内腔异物的X射线检测装置及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一种用于发动机叶片内腔异物的X射线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待检测发动机叶片置于X射线检测平台上,在射线源和待检测发动机叶片中间设置滤波板,在待检测发动机叶片下方设置面阵探测器,并将该面阵探测器与计算机连接;
2)控制射线源发出X射线,得到能谱连续的白色X射线,经过滤波板后,得到单一能量的X射线,射线再穿过发动机叶片照射到探测器上,通过探测器采集各点射线强度;
3)经过探测器数模转换,得到发动机叶片的数字检测图像;
4)调整射线源的发射能量和滤波板中滤波片厚度和种类,并重复步骤2)和3);
5)将两次采集到的数字检测图像进行相减和灰度对比增强处理,处理后的图像上显示是否存在异物。
所述滤波板为铜、铝、锡滤波板,其中锡滤波板在X射线机一侧,铜滤波板处于中间,铝滤波板在发动机叶片一侧,各层滤波板之间应贴紧放置。
步骤2)中,当射线管所给能量超过200keV时,以锡板1mm为基准,铜、铝、锡滤波板厚度推荐比例为1:1.5:5;当射线管所给能量较低于150keV时,则去除锡板,同时减少铜板和铝板的厚度,以铜板0.5mm为基准,铜板和铝板厚度推荐比例为1:4,铝板最厚不超过5mm。
置于X射线检测平台上的发动机叶片为多枚,发动机叶片之间平放不能重叠。
本发明一种用于发动机叶片内腔异物的X射线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X射线检测平台以及滤波板(2)以及面阵探测器(4),其中,X射线检测平台上放置待检测的发动机叶片(3),发动机叶片(3)上方安装滤波板(2),X射线检测平台的面阵探测器(4)设于发动机叶片(3)下方,X射线检测平台的X射线机(1)安装于滤波板(2)的上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航发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2818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