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或微米陶瓷颗粒填充的聚醚醚酮基人工关节材料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1428643.0 申请日: 2018-11-27
公开(公告)号: CN109364305B 公开(公告)日: 2021-05-04
发明(设计)人: 张嘎;刘根;张利刚;赵福燕;李贵涛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主分类号: A61L27/46 分类号: A61L27/46;A61L27/44;A61L27/50
代理公司: 兰州中科华西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2002 代理人: 李艳华
地址: 730000 甘*** 国省代码: 甘肃;6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纳米 微米 陶瓷 颗粒 填充 聚醚醚酮基 人工关节 材料
【说明书】:

发明涉及一种纳米或微米陶瓷颗粒填充的聚醚醚酮基人工关节材料,该材料由下述体积百分数的组分经机械混合、挤压、注塑成型制得:聚醚醚酮树脂30%~94.5%、碳纤维5%~40%、碳化硅颗粒0.5%~10%,羟基磷灰石粉末0%~20%。本发明有效提高了聚醚醚酮复合材料在生理环境下的耐磨性能与金属对偶的耐腐蚀性能,并提高了聚醚醚酮基复合材料的使用寿命与骨结合性,并减少了金属对偶的离子释放和金属磨屑的产生,可以作为人工关节假体材料应用于临床医学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入体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纳米或微米陶瓷颗粒填充的聚醚醚酮基人工关节材料。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主要使用的人工关节材料包括金属类、陶瓷类、高分子类。金属材料具有强度高、耐摩擦等特点,已在人工关节领域取得了广泛的应用,但是摩擦过程中产生的金属离子与金属磨屑会引起毒性作用。而陶瓷类材料的强度及弹性模量远高于正常人体骨组织,植入体内后会因应力遮蔽效应引发骨吸收。传统的高分子类材料(如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易发生老化,并且产生的磨屑导致假体周围的炎症反应,诱发骨溶解。

聚醚醚酮(PEEK)是一种半结晶线性多环芳香热塑性高分子材料,具有优良的物理与化学稳定性,耐水解、易加工、无毒性、无致畸、无致突变效应,且生物力学强度与人体皮质骨较为接近,经反复灭菌机械强度不退化。PEEK已得到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证,应用于人工脊柱和人工关节领域。但是作为膝关节或髋关节材料,PEEK的耐磨性仍需进一步提升,其生物活性低,不易形成骨性结合。此外关节滑液中的水与小分子物质可与血液进行自由交换,由此包含大量的离子浸于此富含电解质的溶液中,金属摩擦腐蚀的相互促进作用会比单纯的摩擦或腐蚀严重数倍乃至数十倍。

现有技术中在聚合物基材料中添加陶瓷颗粒、增强纤维被证明能够提高材料的摩擦学性能,但并未考虑增强纤维在电解质溶液环境下对金属的摩擦腐蚀行为的影响,而添加不恰当的增强纤维(如CN105936724A添加的钢纤维,CN107459770A添加的玄武岩纤维)甚至会导致更严重的摩擦腐蚀。另外,在PEEK基体中添加未经生物相容性验证的功能填料(如CN108192276A添加的偶联剂,CN107011627A添加的多种助剂)具有潜在的风险,不利于其作为人工关节使用于人体中。而且,由于水基润滑介质往往承载能力较差,同时会抑制聚合物材料的转移,降低摩擦接触区域闪温,影响摩擦膜的形成,进而影响摩擦学性能,在干摩擦条件下对聚合物摩擦学性能有明显提升的陶瓷颗粒,往往不能在水相介质中提高聚合物的摩擦学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摩擦性能良好的纳米或微米陶瓷颗粒填充的聚醚醚酮基人工关节材料。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纳米或微米陶瓷颗粒填充的聚醚醚酮基人工关节材料,其特征在于:该材料由下述体积百分数的组分经机械混合、挤压、注塑成型制得:聚醚醚酮树脂30%~94.5%、碳纤维5%~40%、碳化硅颗粒0.5%~10%,羟基磷灰石粉末0%~20%。

所述聚醚醚酮树脂为医用级的聚醚醚酮粉末或粒料。

所述碳纤维是指单丝直径为7μm、长度为35~70μm的短切碳纤维。

所述碳化硅颗粒是指粒度为20nm~100nm的β型纳米碳化硅或粒度为0.1μm ~2μm的β型微米碳化硅。

所述羟基磷灰石粉末是指粒径为20~200nm的纳米羟基磷灰石。

所述挤压的条件是指采用双螺杆进行挤压;各区温度为:一区温度为370℃~375℃,二区温度为380℃~385℃,三区温度为390℃~395℃,四区温度为400℃~405℃;螺杆转速为100~900rpm。

所述注塑成型条件是指注塑机的注射模具温度为170℃~200℃,注射背压为2~4MPa,注射压力为170~180MPa。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286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