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轨道交通防失效弹性车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30491.8 | 申请日: | 2018-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245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田建辉;鲁星星;肖坎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B17/00 | 分类号: | B60B17/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新思维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61114 | 代理人: | 黄秦芳 |
地址: | 710032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轨道交通 失效 弹性 车轮 | ||
本发明属于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轨道交通防失效弹性车轮。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橡胶层失效后轮心无法限制轮毂的切向滑移,导致车辆无法正常制动的安全事故的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轮心、压环和轮毂,所述轮心外缘内侧均布L型的轮心凸台,所述压环外缘内侧均布等数量的L型的压环凸台,压环压装在轮心上且轮心凸台和压环凸台水平段端部对接构成“U”型件;轮毂内侧的环状体表面设置有与轮心凸台数量相同且形状可对接的“U”形凹槽;所述“U”形凹槽内对接“U”型件,“U”型件之间形成的空腔中嵌设有“U”型的橡胶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轨道交通防失效弹性车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经济的发展,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一种快捷、安全的交通方式已广泛受到人们的青睐。目前,国内外普遍在轨道车辆中运用弹性车轮技术缓解车辆运行产生的噪声。
弹性车轮的阻尼层多为复合橡胶材质。在车轮运转过程中橡胶层因磨损、蠕变、高温等因素失效从而无法正常传递轮心产生的扭矩至轮毂,导致弹性车轮失效,轨道车辆无法正常前进或制动,增加轨道车辆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降低了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性,不利于弹性车轮的后续推广普及。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轨道交通防失效弹性车轮,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橡胶层失效后轮心无法限制轮毂的切向滑移,导致车辆无法正常制动的安全事故的问题。
为达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轨道交通防失效弹性车轮,由轮心、压环和轮毂组成,所述轮心外缘内侧均布L型的轮心凸台,所述压环外缘内侧均布等数量的L型的压环凸台,压环压装在轮心上且轮心凸台和压环凸台水平段端部对接构成“U”型件;轮毂内侧的环状体表面设置有与轮心凸台数量相同且形状可对接的“U”形凹槽;
所述“U”形凹槽内对接“U”型件,“U”型件之间形成的空腔中嵌设有“U”型的橡胶体。
上述轮心凸台和压环凸台在弧长方向对应圆周角度A凹槽在弧长方向对应圆周角度B,橡胶体在弧长方向上所对应的圆周角C的关系为:
(A+C)×12=360°,B-A=2-4°。
上述“U”形凹槽将轮毂内侧的环状体表面均等分割为若干段圆弧面,每一段圆弧面沿同一旋转方向弧面半径逐渐减小,减小量为3-5mm;“U”型件的内圆弧面沿同一旋转方向弧面半径逐渐减小,减小量为1.5-2.5mm。
上述“U”形凹槽将轮毂内侧的环状体表面均等分割为12段圆弧面,每一段圆弧面沿同一旋转方向弧面半径逐渐减小,减小量为3mm;“U”型件的内圆弧面沿同一旋转方向弧面半径逐渐减小,减小量为1.5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
本发明针对现有弹性车轮典型故障“弹性车轮内外圈相对打滑”进行优化,在橡胶层异常时弹性车轮内外圈发生相对打滑,通过本发明结构,原弹性车轮自动转换为刚性车轮,车轮内外圈相对打滑现象消失,轨道车辆仍然可以继续运行,显著的提高了传统弹性车轮的安全性,有利于弹性车轮的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的爆炸图;
图2为本发明结构的左视图;
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
图4为橡胶层与轮心与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5为图4的B-B剖视图;
图6为轮毂“U”型凹槽示意图;
图7为图6的C-C剖视图;
图8为轮心与压环的轮心凸台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9为车轮正常运转时轮心与轮毂位置关系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工业大学,未经西安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3049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