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雷达目标跟踪功能测试的信号生成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30835.5 | 申请日: | 2018-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813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谢冰;向巍;李东野;熊斌;崔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遥感设备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S7/40 | 分类号: | G01S7/4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11024 | 代理人: | 葛鹏 |
地址: | 10085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雷达波形 雷达系统 指令距离 信号生成系统 处理周期 功能测试 雷达信号 指令信息 覆盖性 测试 输出 信号产生模块 地面测试 跟踪目标 雷达测试 雷达跟踪 雷达目标 输出模块 系统延时 性能设计 应用环境 跟踪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雷达跟踪功能测试信号生成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指令距离模块,用于在一定处理周期内,根据不同的测试需要产生不同的指令距离信息进行输出;雷达波形输出模块,用于在一定处理周期内,根据不同的测试需要产生不同的雷达波形指令信息进行输出;雷达测试信号产生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指令距离信息及雷达波形指令信息,通过对雷达信号进行系统延时得到不同距离下的不同雷达信号输出。本发明的优点是:实现简单,适用于应用环境中雷达系统跟踪目标测试覆盖性不足的问题,明显提高雷达系统地面测试的覆盖性,有利于完善雷达系统功能及性能设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雷达目标跟踪功能测试的信号生成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雷达能够稳定跟踪目标是其主要功能之一,雷达应用的实际飞行环境复杂,验证困难,需要在地面试验中充分验证雷达的各项功能,达到雷达系统的地面测试覆盖性要求。
在实际应用环境中,雷达会根据不同的距离发射不同的雷达波形完成对回波的检测从而实现对目标的稳定跟踪。雷达为了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对目标进行稳定跟踪,需要在地面测试条件下对各个距离段所用的雷达波形进行检测及跟踪测试,验证自身设计的合理性及有效性。因此,需要在地面测试中生成能够配合雷达系统完成目标跟踪功能测试的信号,用于测试雷达系统在不同距离下对目标的跟踪功能。
以往地面测试中,雷达系统实现跟踪测试的方法是:利用雷达系统自身的电气功能,产生一个固定距离的雷达波形,用物理连接的方法将其引出通过与信号相同频段的喇叭辐射给雷达用于地面测试使用。实际使用中,由于应用环境中距离是在时刻变化的,使用固定距离的目标进行测试无法达到雷达地面测试覆盖性的要求,对雷达的功能验证不充分可能会影响实际飞行试验时对雷达系统的考核。
上述方法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对于应用环境中雷达系统地面测试覆盖性不够,雷达系统功能验证不充分的明显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雷达目标跟踪功能测试的信号生成方法,解决现有方法对应用环境中雷达系统跟踪目标测试覆盖性不足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雷达跟踪功能测试信号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指令距离模块,用于在一定处理周期内,根据不同的测试需要产生不同的指令距离信息进行输出;
雷达波形输出模块,用于在一定处理周期内,根据不同的测试需要产生不同的雷达波形指令信息进行输出;
雷达测试信号产生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指令距离信息及雷达波形指令信息,通过对雷达信号进行系统延时得到不同距离下的不同雷达信号输出。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雷达跟踪功能测试信号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指令距离模块在一定处理周期内,根据不同的测试需要产生不同的指令距离信息进行输出;
雷达波形输出模块在一定处理周期内,根据不同的测试需要产生不同的雷达波形指令信息进行输出;
雷达测试信号产生模块接收所述指令距离信息及雷达波形指令信息,通过对雷达信号进行系统延时得到不同距离下的不同雷达信号输出。
本发明实现了以下显著的有益效果:
实现简单,包括:指令距离模块,用于在一定处理周期内,根据不同的测试需要产生不同的指令距离信息进行输出;雷达波形输出模块,用于在一定处理周期内,根据不同的测试需要产生不同的雷达波形指令信息进行输出;雷达测试信号产生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指令距离信息及雷达波形指令信息,通过对雷达信号进行系统延时得到不同距离下的不同雷达信号输出。适用于应用环境中雷达系统跟踪目标测试覆盖性不足的问题,明显提高雷达系统地面测试的覆盖性,有利于完善雷达系统功能及性能设计。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遥感设备研究所,未经北京遥感设备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3083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