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上行信息的发送方法、装置、基站和用户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30839.3 | 申请日: | 2016-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615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0 |
发明(设计)人: | 张莉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72/04 | 分类号: | H04W72/04;H04W72/06;H04W72/10;H04W72/12;H04L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行 信息 发送 方法 装置 基站 用户 设备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上行信息的发送方法,包括:基站向用户设备UE发送第一上行信息的第一传输指示信息和第二传输指示信息中至少一项;所述第一传输指示信息包括所述基站指示所述UE发送第一上行信息的子帧和/或载波;所述第一传输指示信息和/或所述第二传输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当出现碰撞时UE的行为。本发明提供的上行信息的发送方法用于提供一种缓解载波碰撞对UE的处理效率带来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无线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上行信息的发送方法、装置、基站和用户设备。
背景技术
在现有LTE-A(Long Term Evolution-Advanced,长期演进升级)系统中,为了提升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简称UE)的传输速率,LTE引入了载波聚合技术,具体是将多个载波聚合成更宽的载波向UE传输数据。在LTE系统中,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Duplexing,简称TDD)模式下的载波同时支持上行传输和下行传输,由于UE能够支持聚合的下行载波的数量通常比上行载波的数量多,对于一个UE来说,可能出现演进型基站(Evolved NodeB,简称eNB)向一个UE调度的某一载波中仅对该UE进行下行传输调度,而没有对该UE进行上行传输调度的情况。现有技术要求根据信道互异性,对一些下行信道测量,如预编码矩阵指数(precoding matrix index,简称PMI),利用信道互异性特征通过发送上行传输探测参考信号(Sounding Reference Symbol,简称SRS)让eNB进行检测去获取关于PMI的下行信道测量。此时,若eNB需要UE在该载波上发送一些上行信息,例如eNB需要UE在待发送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简称PDSCH)的载波上发送上行SRS用以获得相应的信道估计,由于该UE未被调度在该载波上进行上行数据(如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简称PUSCH)传输,从而无法在该载波上发送SRS,使得eNB无法获得相应的信道估计。
载波切换技术是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能够保证需要传输的上行信息能够传输于这些载波上,具体是由eNB将为该UE配置的上行载波由原载波变更为新的需要传输上行信息的载波,例如,在某一子帧,不使用原本配置为上行载波的载波进行上行信息的传输(如SRS),而将新的需要传输上行信息的载波配置为该UE的上行载波。
但是,若该UE在发送上行信息时需要使用未配置上行传输(PUSCH)的载波,则UE需要使用的总的上行载波数量可能超过其能够支持聚合的最大上行载波数能力,UE无法同时传输待传输的上行信息(如SRS)和eNB指示UE发送的上行信息,例如PUCCH/PUSCH/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简称PRACH),当出现这种碰撞时,UE的行为需要被定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上行信息的发送方法,用以指导载波碰撞时UE的行为。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上行信息的发送方法,包括:
基站向用户设备UE发送第一上行信息的第一传输指示信息和第二传输指示信息中至少一项;
所述第一传输指示信息包括所述基站指示所述UE发送第一上行信息的子帧和/或载波;
所述第一传输指示信息和/或所述第二传输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当出现碰撞时UE的行为。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碰撞是指在所述基站指示的第一上行信息的子帧中,所述第一上行信息的载波与所述UE需要发送的第二上行信息使用的载波数量之和超过所述UE的上行载波聚合能力。
结合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上行信息为探测参考信号SRS或者导频码Preamble或者序列Sequence。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3083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