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设备失效数据分析的产品可靠性提升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31333.4 | 申请日: | 2018-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350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蒋承能;青晨;刘晓磊;唐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2458 | 分类号: | G06F16/2458;G06Q10/00;G06Q50/0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17 | 代理人: | 郭伟刚;车大莹 |
地址: | 21500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设备 失效 数据 分析 产品 可靠性 提升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设备失效数据分析的产品可靠性提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采集核电设备的基础信息和故障信息;S2、根据基础信息和故障信息,进行故障模式分析,确定每个类型核电设备的故障模式和对应的失效部件;S3、根据基础信息和故障信息,进行设备可靠性计算和部件可靠性计算;S4、根据故障模式分析结果和来自经验反馈系统的数据,进行共性问题分析,生成产品可靠性提升报告。本发明以实际失效数据作为依托,可以更系统性分析出产品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方向,比现有的依托经验反馈进行改进的方式,更加精确,可以作为设备制造商产品质量改进的基础,同时也可为设备选型及电厂成本预算提供依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设备失效数据分析的产品可靠性提升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核电的快速发展,在役/在建机组不断增加。然而,在核电设备的设计、制造过程中,制造商通常依据采购技术规范要求对其进行设计,但在采购技术规范中并未提及设备在机组上的功能、环境、故障影响、设备经验反馈,导致设计过程中存在盲点,因此在使用过程中也逐渐暴露出来设计/制造缺陷。
对于设备故障缺陷,核电站目前通过预防性维修大纲管理或发现问题后进行维修处理来解决。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很多故障源自于产品结构设备不合理、制造质量缺陷等,通过预防性维修无法进行管理。而同一厂家或同一型号产品故障模式基本相同,因在电厂使用的位置不同,目前电站基本通过人工去识别或重大事件经验反馈去管理,没有系统性的分析方法作为指引,因此无法制定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导致故障高频重发。
对于制造商,因无法掌握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的问题,不知道产品改进的方向,进而不能有效提升产品固有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设备失效数据分析的产品可靠性提升方法和系统。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基于设备失效数据分析的产品可靠性提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采集核电设备的基础信息和故障信息;
S2、根据所述基础信息和所述故障信息,进行故障模式分析,确定每个类型核电设备的故障模式和对应的失效部件;
S3、根据所述基础信息和所述故障信息,进行设备可靠性计算和部件可靠性计算;
S4、根据所述故障模式分析结果和来自经验反馈系统的数据,进行共性问题分析,生成产品可靠性提升报告。
在本发明提供的基于设备失效数据分析的产品可靠性提升方法中,所述步骤S1包括:
S11、通过查询设备台帐管理系统来采集所述基础信息,所述基础信息包括设备型号、图纸号和功能位置;
S12、通过查询工作工程管理系统来采集所述故障信息,所述故障信息包括失效状态、失效时间、处理时间、完工记录。
在本发明提供的基于设备失效数据分析的产品可靠性提升方法中,所述步骤S3包括:
S31、根据所述基础信息和所述故障信息,计算每个类型核电设备的年平均失效率和平均故障间隔时间;
S32、根据所述基础信息和所述故障信息,计算失效部件的年平均失效率和平均故障间隔时间。
在本发明提供的基于设备失效数据分析的产品可靠性提升方法中,所述步骤S31包括:
S311、统计每个类型核电设备的每年失效数量N1,计算设备的年平均失效率,绘制年平均失效率趋势图;
S312、计算设备的平均故障间隔时间
S313、根据设备的平均故障间隔时间评估设备的可靠性。
在本发明提供的基于设备失效数据分析的产品可靠性提升方法中,所述步骤S32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3133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