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水平牵拉力的悬索桥加劲梁荡移安装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32085.5 | 申请日: | 2018-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958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1 |
发明(设计)人: | 朱小金;武尚伟;杨敏;王博;张鑫敏;郭雷刚;李博;白丽锋;张富杰;谢国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二公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E01D11/02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盛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108 | 代理人: | 李新苗 |
地址: | 710119 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劲梁 吊机 悬索桥 吊具 吊索 钢绞线 牵拉力 工装 受外界环境 跨缆吊机 施工安全 施工过程 大型的 远距离 转换 倒换 吊点 主缆 重心 桥梁 施工 | ||
本发明属于悬索桥加劲梁安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水平牵拉力的悬索桥加劲梁荡移安装方法。吊机支立在主缆上,通过吊索和吊机的吊机钢绞线与加劲梁的倒换连接,实现加劲梁的荡移安装。其中,加劲梁与吊索和吊机钢绞线均通过吊具和吊具转换工装连接,该吊具转换工装实现在荡移的整个过程中跨缆吊机的吊点与加劲梁的重心在同一个断面上,确保加劲梁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的平稳。该方法不需要采用大型的设备,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小,安装简单快捷,操作方便,施工安全,可实现远距离的荡移安装,为类似桥梁的施工提供有益借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悬索桥加劲梁安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水平牵拉力的悬索桥加劲梁荡移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悬索桥以其大跨越能力而备受建设者重视,被广泛应用在跨江河、海峡、峡谷的工程中。目前,加劲梁的荡移多应用牵引荡移。牵引荡移即跨缆吊机提升梁段到荡移高度后,利用卷扬机水平牵引吊机吊具,使梁段由起吊位置向安装位置主动偏移,在梁段对应吊索与该梁段连接完成后,跨缆吊机卸载,完成该梁段的牵引荡移。一般情况下,荡移距离较短(跨缆吊机的倾角在吊机的允许范围之类)时,采用牵引荡移。
由于悬索桥特有的结构,部分节段加劲梁位于运输船舶无法直接到达的浅水区域或陆地上,吊机无法直接垂直起吊,需采用措施解决这一部分区域梁段的安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水平牵拉力的悬索桥加劲梁荡移安装方法,克服部分节段加劲梁位于运输船舶无法直接到达的浅水区域或陆地上,吊机无法直接垂直起吊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无水平牵拉力的悬索桥加劲梁荡移安装方法,吊机支立在主缆上,通过吊索和吊机的吊机钢绞线与加劲梁的倒换连接,实现加劲梁的荡移安装。
一种无水平牵拉力的悬索桥加劲梁荡移安装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将吊机支立在主缆上,利用吊机钢绞线垂直起吊加劲梁至荡移高度;
步骤2)牵拉吊索的下端至加劲梁处,使吊索的下端与加劲梁相连;
步骤3)吊机1将加劲梁荷载转移至吊索上,实现第一次倒换连接,在吊索拉力作用下,加劲梁由吊机位置荡移至吊索位置,完成一个移位;
步骤4)吊机沿主缆行走至另一个位置固定,牵拉吊机钢绞线下端至加劲梁处,使吊机钢绞线下端与加劲梁再次相连;
步骤5)吊索将加劲梁荷载转移至吊机上,实现第二次倒换连接,在吊机钢绞线拉力作用下,加劲梁由吊索位置荡移至吊机所在位置,完成又一个移位,两个移位过程构成一个荡移循环;
步骤6)若一个荡移循环后未达到荡移位置,则牵引其他吊索进行荡移,重复步骤2)-步骤5),直至到达加劲梁荡移位置,完成加劲梁的荡移。
加劲梁与吊索和吊机钢绞线均通过吊具和吊具转换工装连接,所述吊具转换工装包括连接板一、连接板二、扇形板和三角板,所述连接板一和连接板二的两端分别设有连接孔,所述三角板的三个角处设有连接孔,所述扇形板的弧上设有多个吊耳孔,扇形角处设有吊耳孔;
所述连接板一的两个连接孔分别与三角板上的一个连接孔销接和扇形板弧上的一个连接孔销接,所述连接板二的两个连接孔分别与吊具和扇形角上的连接孔销接,所述三角板上的其余两个连接孔与吊索叉耳销接,所述吊机钢绞线通过吊机锚固座和扇形板弧上的一个连接孔销接。
完成一个荡移循环后,解除吊索与加劲梁的连接。
一个荡移循环中吊机在主缆上的两次位置分别位于吊索的两侧。
步骤1)中吊索与吊机钢绞线均为垂直状态。
实现第一次倒换连接时,吊机承受加劲梁的荷载为零;实现第二次倒换连接时,吊索承受加劲梁的荷载为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二公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交二公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3208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