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图像形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32233.3 | 申请日: | 2018-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398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4 |
发明(设计)人: | 大西隼也;茂木健太郎;本桥亚美;平野史朗 | 申请(专利权)人: |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3G9/08 | 分类号: | G03G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沈雪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图像记录介质 图像形成 调色剂母体粒子 调色剂图像 调色剂 图像 结晶性聚酯树脂 表面电位极性 电压施加工序 图像形成工序 定影 电压施加部 残留电荷 高覆盖率 施加电压 双面打印 高速机 外添剂 粘附的 除电 施加 输出 | ||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在高速机中,在图像记录介质的双面打印高覆盖率的图像的情况下,不详细控制施加电压也能够抑制输出的图像记录介质的粘附的图像形成方法。其解决方法是对图像记录介质上的图像的残留电荷进行除电,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方法,该方法包括下述工序:在上述图像记录介质上对调色剂进行定影,形成调色剂图像的图像形成工序;以及通过电压施加部施加与上述调色剂图像的表面电位极性相反的电压的电压施加工序,上述调色剂含有调色剂母体粒子和外添剂,上述调色剂母体粒子中含有结晶性聚酯树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图像形成方法,特别提供一种即使在高速机中,在图像记录介质的双面打印高覆盖率图像的情况下,不详细控制施加电压也能够抑制输出的图像记录介质的粘附的图像形成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以来,在通过电子照片法形成可视图像的电子照片图像形成方法中,作为将通过静电荷图像显影用调色剂(以下,也简称为“调色剂”。)在纸等记录介质上形成的调色剂图像定影的方法,广泛利用使形成有调色剂图像的记录介质通过加热辊与加压辊之间并进行定影的热辊定影方式。为了确保在该热辊定影方式中的定影性、即调色剂对纸等记录介质的粘接性,需要使加热辊为高热容量。
近年来,从地球环境的温暖化防止对策的观点出发,对于电子照片图像形成装置,节能化的要求提高,因此,特别是在采用热辊定影方式的电子照片图像形成装置中,对降低调色剂图像的定影中所需的热量的技术、即降低定影温度的技术进行了研究。
为了降低定影温度,需要降低构成调色剂母体粒子的粘结树脂的熔融温度、熔融粘度,但由于降低粘结树脂的熔融温度、熔融粘度,降低粘结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分子量时,会对调色剂的保管性造成不良影响。作为解决该问题的技术,提出了用耐热性树脂包覆调色剂母体粒子的最表层的芯-壳型的调色剂母体粒子。
然而,已知即使在使用这样的兼顾低温定影性和耐热保管性的调色剂的情况下,在进行低温定影化的工艺中,不能充分引起在调色剂中储存的电荷的放出,其结果,会引起图像带电、图像彼此之间粘附,进而具有该图像的、被装载的用纸粘附的现象。
提出了通过在定影后的用纸上根据调色剂图像的覆盖率(打印率)施加与用纸的表面电位极性相反的电压,从而抵消定影后的用纸的表面电位、改善用纸粘附的现象的方法(参照专利文献1。)。
然而,在双面打印高覆盖率的图像的情况下,不能充分得到除电效果。此外,即使在同一面内混合存在覆盖率不同的图像图案的情况,在该方法中,也难以得到稳定的除电效果。
于是,期望一种即使在低温定影化工艺中也不会引起图像彼此之间的粘附的技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12215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状况而成,其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方法,该方法即使在高速机中,在图像记录介质的双面打印高覆盖率的图像的情况下,不详细控制施加电压也能够抑制输出的图像记录介质的粘附的图像形成方法。
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发明人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在对上述问题的原因等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通过使用包含在调色剂母体粒子中含有结晶性聚酯树脂的调色剂的显影剂,在图像记录介质上形成调色剂图像,施加与该调色剂图像的表面电位极性相反的电压,从而可以提供一种即使在图像记录介质上双面打印高覆盖率图像的情况下,不详细控制施加电压、也能够抑制输出的图像记录介质的粘附的图像形成方法,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的上述课题通过以下方法解决。
1.一种图像形成方法,其对图像记录介质上的图像的残留电荷进行除电而形成图像,该方法包括下述工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未经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3223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