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温拉伸试验夹头及试验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32470.X | 申请日: | 2018-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910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陈茉莉;罗贵火;廖学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04 | 分类号: | G01N3/04;G01N3/18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张弛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温 拉伸 试验 夹头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温拉伸试验夹头及试验机,试验夹头包括夹持部件和螺纹中介部件。所述夹持部件一端为圆柱结构,另一端为含缺口内嵌粗牙螺母结构,连接螺纹中介部件。所述夹持部件共两个,分别对称安装在试验机上夹具和下夹具上。所述螺纹中介部件长度较试件夹持段长度短,结构上是带圆管轴段的螺栓和螺母,外部为含缺口粗纹六角螺栓结构,连接夹持部件;内部为内置含缺口细牙螺母,连接试件。所述螺纹中介部件共两个,分别安装在两个夹持部件上。本发明可节省批量试件用材,适用静拉压及长时间拉压疲劳试验,采用通气式结构设计防止高温试验试件变形造成夹持段死腔的现象,使试件易拆卸,避免试件断块残留在夹头内不能取出使夹头报废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材料拉伸力学测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温拉伸试验夹头。
背景技术
温度对材料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弹性模量等力学性能影响很大,新型高温材料如金属间化物、核用奥氏体不锈钢合金等在投入使用前,需进行高温试验,以保证使用时的可靠性及安全性。
高温拉伸试验时,若所用试验机夹具非高温合金或试验温度超出夹具耐受温度,试验机夹具通过水冷等方式进行冷却,试件夹持段被夹持在夹具冷端,试件试验段通过隔热材料封装在高温炉腔内。
为配合高温炉腔尺寸,降低试件温度梯度造成的热应力,高温拉伸试件的长度往往较常温试件大很多,试验用材较多。然而,新型高温材料制作工艺新颖,因应用市场尚未推广而储备较少或无储备,材料制作耗时且昂贵,试验用材受限。对批量高温试件,有必要设计冷端到热端的转接部件,通过可重复利用的夹头连接试验机夹具和试件,以降低试件长度,节省试验材料费用。
目前,对高温合金、金属间化物等新型材料,为节省试件用材,试件夹持段往往设计为螺杆结构,与试件配套的夹头则设计为螺母结构,这使得一套夹头仅适合固定螺纹规格的试件,若试件断在螺母夹头内部,则夹头报废。而且,因螺杆和螺母的间隙配合,对频率快的拉拉疲劳试验或一般的拉压疲劳试验,在试验过渡到低应力水平时,因螺纹间隙会导致冲击振动。若用螺帽作为试件和螺母夹头的连接件,则试件变形后,螺母夹头、试件夹持段和螺帽间可能造成死腔,这种死腔带来两个方面的危害:一方面是死腔因高温环境而压强过大,使得螺帽在长时间试验时松动,使试件产生冲击振动;另一方面是试件安装时需要很大的预紧力,螺帽不松动,但试验结束后,因降温导致死腔内的压强与外界气压不一致,试件难以拆卸试件。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高温拉伸试验夹头,该夹头易安装,可节省批量试件用材,适用于带螺纹试样的拉压试验,防止试验时螺纹试件松动,防止试验时螺纹试件断裂在夹持段根部并锁死在夹头内,避免试件断块残留在夹头内不能取出使夹头报废的问题,也可避免高温热胀冷缩试件难以拆卸的问题。
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的高温拉伸试验夹头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温拉伸试验夹头,包括上夹持部件、下夹持部件、安装在上夹持部件下端的上螺纹中介部件、安装在下夹持部件上端的下螺纹中介部件;所述上夹持部件的底端向内设有第一内盲孔,且该内盲孔内设有第一内螺纹,该第一内螺纹中设有沿上夹持部件轴向延伸的第一缺口,该第一缺口上下贯穿第一内螺纹所在螺纹区域;所述下夹持部件的顶端向内设有第二内盲孔,且该第二内盲孔内设有第二内螺纹,该第二内螺纹中设有沿下夹持部件轴向延伸的第二缺口,该第二缺口上下贯穿第二内螺纹所在螺纹区域。
所述上螺纹中介部件具有空心阶梯轴形状的第一主体,该第一主体设有第一轴段和第三轴段;所述第一轴段的外表面设有与所述第一内螺纹配合的第一外螺纹,且该第一外螺纹设有沿第一轴段轴向延伸的第三缺口,该第三缺口上下贯穿第一外螺纹所在螺纹区域;所述第一轴段的内表面设有第三内螺纹,该第三内螺纹中设有沿第一轴段轴向延伸的第四缺口,该第四缺口上下贯穿第三内螺纹所在螺纹区域;所述第三轴段具有圆管形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3247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