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靶向整合素的多肽mn及其在制备肿瘤靶向药物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33490.9 | 申请日: | 2018-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339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陆伟跃;李锦阳;谢操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K7/06 | 分类号: | C07K7/06;A61K47/42;A61K9/127 |
代理公司: | 上海元一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8 | 代理人: | 吴桂琴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靶向 整合 多肽 mn 及其 制备 肿瘤 药物 中的 应用 | ||
1.可靶向整合素的多肽mn及其衍生物,其特征在于,其氨基酸的序列为mnRwr,其中大写字母表示L构型氨基酸,小写字母表示D构型氨基酸。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靶向整合素的多肽mn及其衍生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肽mn及其衍生物巯基化后与含有马来酰亚胺基团的影像物质反应获得mn-X复合物。
3.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靶向整合素的多肽mn及其衍生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mn-X复合物中,X是荧光物质,选自FITC、FAM、6-TET、5-TAMRA、HEX、6-JOE,或近红外染料,选自Cy3、Cy3.5、Cy5、Cy5.5、Cy7、IR783、IR820、DiR、DiD、BIDIPY630/650-X、BIDIPY650/665-X、BIDIPY665/676、TO-PRO-3、TO-PRO-5,或化学发光物质,选自luminol、isoluminol、AMPPD、CSPD、CDP-star、光泽精,或磁共振影像剂Gd-DTPA,或放射影像剂,选自99mTc-DTPA、18F-FDG、18F-Al-NOTA、18F-Al-DOTA、68Ga-NOTA、68Ga-DOTA、111In-DTPA。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靶向整合素的多肽mn及其衍生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肽mn及其衍生物通过pH敏感的腙键、pH敏感的硼酸脂键、二硫键与治疗药物连接,或直接与多肽药物缩合制成融合多肽,获得mn-Y复合物。
5.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靶向整合素的多肽mn及其衍生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mn-Y复合物中,Y是抗肿瘤蒽环类药物,选自阿霉素、表阿霉素,或紫杉烷类药物,选自紫杉醇、多烯紫杉醇、卡帕他赛,或喜树碱类药物,选自喜树碱、羟基喜树碱、9-硝基喜树碱、伊立替康,或长春碱类药物,选自长春碱、长春新碱.,或蛋白酶体抑制剂类药物硼替佐米,或抗肿瘤干细胞类药物小白菊内酯及其衍生物,或分子靶向药物,选自伊马替尼、尼罗替尼、达沙替尼、依维莫司、厄洛替尼、舒尼替尼、索拉非尼、依鲁替尼、瑞戈非尼、威罗非尼、奥拉帕尼,或多肽类药物,选自p53激活肽、蜂毒肽、蝎毒肽,或抗体类药物,选自利妥昔单抗、贝伐珠单抗、曲妥珠单抗、西妥昔单抗、帕妥珠单抗、伊匹单抗、纳武单抗。
6.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靶向整合素的多肽mn及其衍生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肽mn及其衍生物巯基化后与马来酰亚胺化的聚乙二醇-Z复合物连接,得到mn-聚乙二醇-Z复合物。
7.按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靶向整合素的多肽mn及其衍生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mn-聚乙二醇-Z复合物中,Z是磷脂、聚乳酸(PLA)、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或聚己内酯(PCL)。
8.按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靶向整合素的多肽mn及其衍生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mn-聚乙二醇-磷脂复合物用于制备脂质体递药系统、胶束递药系统、圆盘递药系统或生物膜包被纳米粒递药系统。
9.按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靶向整合素的多肽mn及其衍生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mn-聚乙二醇-聚乳酸复合物、mn-聚乙二醇-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复合物、mn-聚乙二醇-聚己内酯复合物用于制备胶束递药系统或纳米粒递药系统。
10.按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可靶向整合素的多肽mn及其衍生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脂质体递药系统、胶束递药系统、圆盘递药系统、纳米粒递药系统和生物膜包被纳米粒递药系统用于包载诊断药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未经复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3349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