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老化防霉聚甲醛材料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33776.7 | 申请日: | 2018-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344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杨桂生;吴安琪;蒋超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杰事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59/00 | 分类号: | C08L59/00;C08L57/02;C08K3/22;C08K5/3475;C08K5/134;C08K5/526;C08K13/02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汪贵艳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老化 防霉 甲醛 材料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防老化防霉聚甲醛材料及制备方法,其由以下组分按重量份制备而成:100份聚甲醛、5‑10份石油树脂、0.5‑1份氧化锌、0.5‑1份苯并三唑、1‑2份二氧化钛、1‑2份KH560、0.5‑1份助剂。本发明中石油树脂的加入,可以提高组合物的加工性能,使加工顺畅,能够解决在加工过程中出现的塑化不良,分散不均匀的问题;本发明中氧化锌、二氧化钛、苯并三唑进行复配,这种复配物不仅能够穿透细菌的细胞壁与细胞的核酸上碱基结合杀死细菌,还可以缓慢分解出带负电的电子与带正电的空穴,与细菌内的有机物反应杀死细菌,具有长期杀菌效果;这种复配物还具有良好的防老化效果,比单纯的添加苯并三唑或二氧化钛或氧化锌防老化效果更加优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老化防霉聚甲醛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甲醛是一种没有侧链,高密度,高结晶性的线性聚合物,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聚甲醛是一种表面光滑,有光泽的硬而致密的材料,淡黄或白色,可在-40-100℃温度范围内长期使用。它的耐磨性和自润滑性也比绝大多数工程塑料优越,又有良好的耐油,耐过氧化物性能。很不耐酸,不耐强碱和不耐太阳光紫外线的辐射。聚甲醛的拉伸强度达70MPa,吸水性小,尺寸稳定,有光泽,这些性能都比尼龙好,聚甲醛为高度结晶的树脂,在热塑性树脂中是最坚韧的。具抗热强度,弯曲强度,耐疲劳性强度均高,耐磨性和电性能优良。
随着其应用的不断开发,人们对聚甲醛提出了更高、更具体的要求,比如要求具有抗菌防霉性能。这是因为塑料因内部助剂迁移或外界污染等原因,容易产生霉菌,影响制品的使用。另外,聚甲醛为了提高其防老化性能,一般添加了增韧剂,而常用增韧剂所含有的小分子物质、单体是霉菌的营养源,促进霉菌生长,在防霉材料中增加了抗菌剂的消耗量。
目前一般通过添加抗菌剂来实现这一目的,其中天然抗菌剂安全性高但耐热性差,易碳化分解;有机抗菌剂杀菌快速高效,但是存在长效性差的缺点;无机抗菌剂杀菌长效性好,但是抑菌效果慢,且银、铜类抗菌剂存在易变色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防老化防霉聚甲醛材料及制备方法,该材料有高效抗菌效果,长期防霉性好,且成本较低。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防老化防霉聚甲醛材料,由以下组分按重量份制备而成:
进一步方案,所述聚甲醛在230℃/2.16kg条件下熔体质量流动速率为35-45g/10min。
所述二氧化钛为金红石型,平均粒径为10微米。
所述助剂为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亚磷酸三(2,4-二叔丁基苯基)酯和褐煤蜡按重量比1:1:3进行复配而成。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上述一种防老化防霉聚甲醛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先按重量配比称得100份聚甲醛、5-10份石油树脂、0.5-1份氧化锌、0.5-1份苯并三唑、1-2份二氧化钛、1-2份KH560、0.5-1份助剂在高速混合机中混合;
(2)将混合均匀的物料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造粒得一种防老化防霉聚甲醛材料;所述双螺杆挤出机的温度范围为180-26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中石油树脂的加入,可以提高组合物的加工性能,使加工顺畅,能够解决在加工过程中出现的塑化不良,分散不均匀的问题。
2、本发明中氧化锌、二氧化钛、苯并三唑进行复配,这种复配物不仅能够穿透细菌的细胞壁与细胞的核酸上碱基结合杀死细菌,还可以缓慢分解出带负电的电子与带正电的空穴,与细菌内的有机物反应杀死细菌,具有长期杀菌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杰事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合肥杰事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3377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