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抗辐照功能的多偏置压控振荡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33839.9 | 申请日: | 2018-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470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郭阳;袁珩洲;陈建军;梁斌;池雅庆;陈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3L7/099 | 分类号: | H03L7/099;H03B5/36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008 | 代理人: | 周长清;胡君 |
地址: | 41007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辐照 功能 偏置 压控振荡器 | ||
本发明一种具有抗辐照功能的多偏置压控振荡器,包括多个偏置电路以及多个延时单元,每个偏置电路对应连接一个延时单元,各延时单元为环形连接以构成环形振荡器,每个偏置电路接收输入控制电压,产生偏置电压后提供给对应的延时单元。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具有抗辐照功能以及软错误率低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压控振荡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抗辐照功能的多偏置压控振荡器。
背景技术
为了满足对更高集成度、更多功能以及更低功耗集成电路的需求,集成电路的特征尺寸和工作电压不断缩减,导致电路的辐照敏感度急剧增加。压控振荡器VCO作为集成电路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技术中压控振荡器通常不具备抗辐照功能,一旦由于辐照的影响即会导致分频器的输出受到单粒子效应影响而发生错误,会严重影响电路的性能。因此,亟需提供出一种具有抗辐照功能的压控振荡器,以提高压控振荡器的抗辐照性能,降低软错误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具有抗辐照功能以及软错误率低的多偏置压控振荡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具有抗辐照功能的多偏置压控振荡器,包括多个偏置电路以及多个延时单元,每个所述偏置电路对应连接一个所述延时单元,各所述延时单元为环形连接以构成环形振荡器,每个所述偏置电路接收输入控制电压,产生偏置电压后提供给对应的所述延时单元。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偏置电路包括多个连接的开关管,所述输入控制电压经各所述开关管后产生一对偏置电压输出。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偏置电路1包括依次连接的用于作为输入开关管的NM1开关管、用于作为结构对称开关管的NM3开关管以及用于提供有源负载的PM1开关管,所述NM1开关管的栅极接收输入控制电压,漏极连接所述NM3开关管的源级,所述NM3开关管的漏极连接所述PM1开关管的漏极,所述NM1开关管的栅极连接第一输出端以输出第一偏置电压VBN,所述PM1开关管的漏极连接第二输出端以输出第二偏置电压VBP。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延时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用于提供有源负载的第一有源负载电路、用于作为正反馈的正反馈电路、第一差分输入电路以及第一尾电流电路,所述第一尾电流电路、所述第一有源负载电路分别接入所述偏置电路提供的偏置电压,所述第一差分输入电路的两个输入端分别接入差分输入信号,输出端输出一对输出电压。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有源负载电路包括PM3开关管、PM4开关管、PM5开关管以及PM6开关管,所述PM3开关管、PM4开关管的方向相同,所述PM5开关管、PM6开关管的方向相同,所述PM3开关管、PM4开关管与所述PM5开关管、PM6开关管的方向相反,所述PM4开关管与所述PM5开关管之间的连接点接入所述偏置电路输出的一个偏置电压。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差分输入电路包括由NM4开关管和NM5开关管构成的差分对管,所述正反馈电路包括PM7开关管与PM8开关管,所述PM7开关管与所述PM8开关管的方向相反,所述PM7开关管、PM8开关管分别对应与所述NM4开关管和NM5开关管连接以实现正反馈;所述第一尾电流电路包括NM2开关管,所述NM2开关管的栅极接入所述偏置电路输出的一个偏置电压、漏极连接所述第一差分输入电路。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延时单元的输出端还连接有一个用于提供输出驱动的输出驱动电路,每个所述输出驱动电路对应接入一个所述偏置电路提供的偏置电压。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相互连接的所述延时单元与所述输出驱动电路分别连接至不同的所述偏置电路以形成错位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3383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