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隧洞施工安全自动监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34159.9 | 申请日: | 2018-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415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7 |
发明(设计)人: | 张茹;宋孝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E21D21/00 | 分类号: | E21D21/00;E21F17/18;E21D11/15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粤捷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83 | 代理人: | 张谦 |
地址: | 044000***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洞 施工 安全 自动 监测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隧洞施工安全自动监测装置,包括隧道、铁丝网、锚索、锚具、锚盘、断裂提示机构以及联动报警机构,所述断裂提示机构包括细钢丝绳一、环扣一、环扣二、细钢丝绳二、套环、细钢丝绳三、筒体、限位杆、条形槽、螺母、螺杆一、通孔、圆板一、荧光棒、钢条以及圆板二,所述联动报警机构包括锚杆、上盖、行程开关、活动盘、限位槽、滑块、磁铁、铁板、圆孔、麻绳、盘绳轮、转杆、条形板、螺杆二、下盖、圆筒以及螺纹盲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达到锚索断裂防护的同时实现断裂指示,还达到在锚索断裂后及时报警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隧洞施工安全自动监测装置,属于隧洞施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隧洞施工中,常采用锚索进行支护,因隧洞中光线不足,在锚索因矿压作用断裂时,现场不易被发现,且断裂的锚索崩出时易伤及周围的作业人员,且不能将锚索断裂情况及时反馈至监控中心,隧洞内壁因不能及时补打锚索造成支护失效,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隧洞施工安全自动监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隧洞施工安全自动监测装置,包括隧道、铁丝网、锚索、锚具、锚盘、断裂提示机构以及联动报警机构,所述铁丝网固定在隧道内表面,所述锚索上端锚固在岩体内,且锚索下端套设锚盘,所述锚盘与隧道内表面相接触,所述锚索下端套设锚具,所述锚具设置在锚盘下侧,所述断裂提示机构包括细钢丝绳一、环扣一、环扣二、细钢丝绳二、套环、细钢丝绳三、筒体、限位杆、条形槽、圆板一、荧光棒、钢条以及圆板二,所述联动报警机构包括锚杆、上盖、活动盘、限位槽、滑块、磁铁、铁板、圆孔、麻绳、盘绳轮、转杆、条形板、螺杆二、下盖、圆筒以及螺纹盲孔。
进一步地,在所述断裂提示机构中,所述套环套设在锚索下端,且套环设置在锚具下侧,所述套环上对称栓系细钢丝绳二和细钢丝绳三,所述细钢丝绳二另一端固定环扣二,所述环扣二与铁丝网相连接,所述细钢丝绳三另一端连接圆板一,所述圆板一上侧安装筒体,所述筒体上端固定细钢丝绳一,所述细钢丝绳一另一端固定环扣一,所述环扣一与铁丝网相连接,所述圆板二安插在筒体内,且圆板二与圆板一之间呈环形等距固定四组钢条,所述荧光棒安装在四组钢条之间,所述筒体环形侧面左右两侧均开设条形槽,所述圆板二环形侧面左右两侧对称固定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穿过条形槽延伸至筒体外侧。
进一步地,在所述断裂提示机构中,还包括有螺母、螺杆一以及通孔,所述筒体下端外表面左右两侧对称开设通孔,且筒体下端外表面左右两侧对称焊接螺母,两组所述螺母分别与两组通孔相重合,所述螺母内啮合螺杆一,将锚索锚固在岩体内后,利用锚具将锚盘固定在锚索上,并使锚盘与隧道内壁接触,随后将套环套设在锚索上,然后将环扣一和环扣二均与铁丝网相连接,从而完成套环与锚索的装配,拧动两组螺母内的螺杆一,进而螺杆一穿过通孔延伸至筒体内,此时两组螺杆一之间的间距小于荧光棒的直径,当锚具处的锚索因矿压作用断裂时,锚索下端和锚具均在矿压作用下崩出,同时套环随着崩出,因细钢丝绳一、细钢丝绳二以及细钢丝绳三共同起到限制套环位置的作用,故套环在冲击力的作用下通过细钢丝绳三带动圆板一运动,圆板一通过四组钢条带动圆板二在筒体内滑动,进而处于四组钢条之间的荧光棒一起移动,同时圆板二带动限位杆在条形槽内滑动,限位杆在条形槽内滑动起到限制圆板二位置的作用,避免圆板二脱离筒体,在荧光棒随钢条一起移动至两组螺杆一之间时,两组螺杆一共同挤压荧光棒,荧光棒由装有不同液体的塑料管和玻璃管两个部分组成,且荧光棒内部由过氧化物、酯类化合物以及荧光染料组成,所以荧光棒受挤压后,玻璃管破裂,过氧化物和酯类化合物发生反应,将反应后的能量传递给荧光染料,再由荧光染料发出荧光,此时荧光棒处于筒体外侧,且限位杆处于条形槽最下侧,因隧道中光线不足,故通过观察荧光棒是否发光达到判断锚索是否断裂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山西水利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3415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钢筋混凝土对穿锚索及其施工方法
- 下一篇:翼式锚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