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加湿器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34252.X | 申请日: | 2018-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409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发明(设计)人: | 衡军军;雷龙;郭清风;方明占;李品飞;冯维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6/12 | 分类号: | F24F6/12;F24F6/08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黄菲;李双皓 |
地址: | 519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体 出雾系统 水雾 树枝状 管体结构 加湿器 外侧延伸 系统产生 依次连接 依次连通 液态水 释放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加湿器,包括出雾系统和产雾系统,所述产雾系统能够将液态水转变为水雾,所述出雾系统用于将所述水雾释放,所述出雾系统包括树枝状管体结构,所述树枝状管体结构包括多级次的按从低到高的顺序依次连接且内部依次连通的管体,在相邻的两个级次中,高级次的所述管体从低级次的所述管体的外侧延伸而出,所述产雾系统产生的所述水雾首先进入最低级次的所述管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活电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加湿器。
背景技术
空气保持一定的湿度可以增加空气的质量和舒适度,加湿器作为一种可以提高室内空气湿度的设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常规的加湿器一般是通过设置在加湿器机箱本体上的出雾口进行出雾,由于出雾位置仅集中在出雾口,会使得加湿器的加湿面积主要集中在距离加湿器很近的区域,而对距离加湿器较远的空间的加湿效果不明显。同时,由于出雾位置集中导致在出雾过程中雾气集中降落在加湿器附近的很小区域的家电或家具表面,造成家具或家电的损害。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出雾面积大、出雾位置分散的加湿器。
一种加湿器,包括出雾系统和产雾系统,所述产雾系统能够将液态水转变为水雾,所述出雾系统用于将所述水雾释放,所述出雾系统包括树枝状管体结构,所述树枝状管体结构包括多级次的按从低到高的顺序依次连接且内部依次连通的管体,在相邻的两个级次中,高级次的所述管体从低级次的所述管体的外侧延伸而出,所述产雾系统产生的所述水雾首先进入最低级次的所述管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级次的所述管体的内径不同,级次越高内径越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相同级次的所述管体的内径相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级次的所述管体为2~5个级次的所述管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相邻的两个级次中,每个低级次的所述管体外侧均延伸出多个高级次的所述管体,所述最低级次的所述管体为一个。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个高级次的所述管体在所述低级次的所述管体外侧对称设置或者沿所述低级次的所述管体的长度方向错位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最低级次的所述管体纵向设置于所述树枝状管体结构的中央位置,多个第二级次的所述管体设置在所述最低级次的所述管体的不同高度的外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管体的末端设置开口,所述出雾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末端的所述开口上的端盖。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雾系统包括空心的叶片状结构,所述叶片状结构的内部与所述管体的内部连通,所述叶片状结构的表面开设有多个微孔,所述出雾系统内部的所述水雾能够通过所述微孔发散至所述出雾系统的外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微孔的孔径为1mm~10mm,所述叶片状结构的开孔率为40%~8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叶片状结构至少设置在最高级次的所述管体外侧并与所述最高级次的所述管体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最高级次的所述管体的内径为5mm~20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湿器包括集装容器,所述集装容器为花盆状,所述集装容器设置于所述出雾系统的底部,所述产雾系统装载于所述集装容器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产雾系统包括雾化装置和风扇装置,所述雾化装置用于将液态水转变为水雾,所述雾化装置包括加热组件和超声波组件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风扇装置用于产生气流,将所述水雾带入所述出雾系统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3425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喷雾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风扇水冷雾化加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