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均匀壁厚的球墨铸铁铸件中合金元素添加量的确定方法与球墨铸铁铸件及其铸造和模具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34294.3 | 申请日: | 2018-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024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张超;郝荣辉;岳文甲;栗文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精诚工科汽车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7/10 | 分类号: | C22C37/10;C22C37/08;C22C37/04;C22C33/04;B21D37/1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旭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26 | 代理人: | 张会强 |
地址: | 071000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球墨铸铁铸件 合金元素 均匀壁厚 元素添加 中合金 添加量 模具 铸造 高速冲压模具 球墨铸铁件 重量百分比 成型基材 碳当量 延伸率 壁厚 制备 | ||
1.一种均匀壁厚的球墨铸铁铸件中合金元素添加量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合金元素包括碳、硅、镁、镍、铜、铬和锰,且以所述球墨铸铁铸件的重量百分比计,所述合金元素的添加量为:
碳:200%D%+(2.95~3.25)%;
硅:3*(CE)%+(0.05~0.10)%;
镁:D%+(-0.015~0.015)%;
镍:500%D%+(0.05~0.1)%;
铜:500%D%+(0.01~0.1)%;
铬:250%D%+(-0.01~0)%;
锰:10D%+(0.01~0.1)%;
其中,D为所述球墨铸铁铸件的壁厚,且0.04m<D≤0.05m;CE为所述球墨铸铁铸件的碳当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匀壁厚的球墨铸铁铸件中合金元素添加量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合金元素还包括硫和磷,且以所述球墨铸铁铸件的重量百分比计,硫与磷的添加量为:
硫:0.006%~0.012%;
磷:<0.0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均匀壁厚的球墨铸铁铸件中合金元素添加量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CE在4.45~4.55之间。
4.一种具有均匀壁厚的球墨铸铁铸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墨铸铁铸件的壁厚D为0.04m<D≤0.05m,所述球墨铸铁铸件中的合金元素包括碳、硅、镁、镍、铜、铬和锰、硫、磷,且以所述球墨铸铁铸件的重量百分比计,所述合金元素的添加量为:
碳:200%D%+(2.95~3.25)%;
硅:3*(CE)%+(0.05~0.10)%;
镁:D%+(-0.015~0.015)%;
镍:500%D%+(0.05~0.1)%;
铜:500%D%+(0.01~0.1)%;
铬:250%D%+(-0.01~0)%;
锰:10D%+(0.01~0.1)%;
硫:0.006%~0.012%;
磷:<0.04%;
其中,CE为所述球墨铸铁铸件的碳当量,且CE在4.45~4.55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均匀壁厚的球墨铸铁铸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墨铸铁铸件的壁厚D为0.045m,且以所述球墨铸铁铸件的重量百分比计,所述合金元素的添加量为:
碳:3.27%;
硅:3.77%;
镁:0.045%;
镍:0.285%;
铜:0.279%;
铬:0.026%;
锰:0.503%;
硫:0.007%;
磷:0.02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均匀壁厚的球墨铸铁铸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墨铸铁铸件的重量为2.13吨。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均匀壁厚的球墨铸铁铸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墨铸铁铸件中的珠光体含量在15%以内,铁素体的含量在85%以上。
8.一种具有均匀壁厚的球墨铸铁铸件的铸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骤:
a、涂型,采用全纸管造型工艺,实型表面喷涂水基耐火材料,涂覆厚度1.0~2.0mm,热节点位置涂层厚度在2.0mm上;
b、造型,采用树脂砂造型,将各位置型砂夯实,砂型满足硬度后翻箱;
c、熔炼,采用生铁、回炉料、废钢比例分别为20%、30%、50%进行配料,并采用孕育剂SiBa三次孕育包内孕育,孕育剂投入量分别为0.2%、0.2%、0.1%;
d、浇注,浇注温度在1400~1420℃,拆箱时间在24小时以上;
e、热处理。
9.一种模具,所述模具为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压模具内至少其压料芯由权利要求4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球墨铸铁铸件成型。
10.根据权利要求9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为汽车修边翻边类冲压模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精诚工科汽车系统有限公司,未经精诚工科汽车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3429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