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子信息工程实验平台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34910.5 | 申请日: | 2018-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778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9B23/18 | 分类号: | G09B23/18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朱戈胜 |
地址: | 21002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操作台 实验平台 工作台 柜体 电子信息工程 实验控制箱 管理系统 管理终端 升降气缸 直流电源 插口座 电流表 电压表 连接杆 示波器 机柜 信息获取单元 安装管理 存储单元 柜体两侧 机柜内部 数据中转 应用单元 防静电 槽轨 底端 内置 终端 | ||
1.一种电子信息工程实验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柜、设于机柜内部的实验控制箱和设于机柜上的管理终端(6);
所述机柜包括柜体(1)、槽轨(2)、升降气缸(3)、工作台(4)和连接杆(5);所述槽轨(2)垂直设于柜体(1)两侧,槽轨(2)上部设有固定块(201),所述升降气缸(3)顶部固定于固定块(201)底部且所述升降气缸(3)底端可上下伸缩,所述工作台(4)位于柜体(1)前侧且工作台(4)两侧连接于柜体(1)两侧的升降气缸(3)底端;所述连接杆(5)用于安装管理终端(6);所述工作台(4)上表面两侧横向设有滑轨(401),所述滑轨(401)上设有第一操作台(402);所述工作台(4)两侧设有第二操作台(403);所述柜体(1)前侧还设有电压表(101)、电流表(102)、示波器(103)、直流电源(104)和插口座(105);所述第一操作台(402)、第二操作台(403)、电压表(101)、电流表(102)、示波器(103)、直流电源(104)和插口座(105)均与实验控制箱连接;
所述管理终端(6)内置管理系统,所述管理系统包括信息获取单元(601)、数据中转存储单元(602)和应用单元(603);所述信息获取单元(601)包括环境信息检测及贵重仪器定位模块(601a)和设备信息录入模块(601b);所述数据中转存储单元(602)包括嵌入式处理模块和云平台服务器,所述嵌入式处理模块用于接收信息获取单元(601)的数据并传输至云平台服务器,所述云平台服务器用于接收嵌入式处理模块传输的数据信息并存储;所述应用单元(603)用于访问云平台服务器获取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信息工程实验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1上设有半环形支架(106),所述半环形支架(106)两端位于槽轨(2)上部位于固定块(201)上方;所述半环形支架(106)上滑动连接有摄像装置(107)和照明装置(108);所述工作台(4)前侧设有抽屉(406);所述抽屉(406)、滑轨(401)、第一操作台(402)和第二操作台(403)均为工程塑料材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信息工程实验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操作台(402)和所述第二操作台(403)上表面分别设有防静电塑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信息工程实验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4)上设有用于与人体连接的防静电手环(40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信息工程实验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操作台(402)和所述第二操作台(403)上均设有基尔霍夫验证电路、叠加定理验证电路、动态电路、正弦电路、和/或RLC串联谐振电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信息工程实验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操作台(402)和第二操作台(403)上均设有穿线孔(405),所述穿线孔(405)上设有接线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信息工程实验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口座(105)包括电源插口、PS/2插口、串行插口、USB插口、DVI插口、以太网插口、S-video插口和D-sub插口。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信息工程实验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信息检测及贵重仪器定位模块(601a)包括单片机、环境信息传感检测电路、贵重仪器定位传感检测电路、电源模块、转换接口电路、无线发射模块和晶振;所述环境信息传感检测电路、贵重仪器定位传感检测电路、电源模块和晶振均连接于所述单片机,所述无线发射模块通过转换接口电路连接于所述单片机。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信息工程实验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入式处理模块采用ARMA9作为核心的处理器,将信息获取单元(601)采集的数据通过TCP/IP协议转发给云平台服务器进行存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信息工程实验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单元(603)包括手机应用端和Web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3491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