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物墙体的托换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35137.4 | 申请日: | 2018-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366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李哲;雷家奇;邢乐阳;赵传志;王鑫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宁文涛 |
地址: | 710048***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物 墙体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物墙体的托换方法,包括在水平方向平行设置的两个穿墙钢板,两个穿墙钢板两端固定连接有侧向钢板,用于拖住两个穿墙钢板,侧向钢板与两个穿墙钢板垂直,两个侧向钢板靠近穿墙钢板的一面均匀设置有若干抗剪键,两个侧向钢板的底部在水平方向还固定有底板,底板两端伸出两个侧向钢板,实现了不同墙厚,不同位置墙体的托换,采用钢板焊接组成,灵活多变,重量轻,结构简单,施工方便,不用再次绑扎钢筋,且传力体系明确,提高了结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在设计与加工方面不存在技术难度。
技术领域
本技术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物墙体的托换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正处在城镇化进程的关键时期,在城镇规模持续扩大的同时,新建与改建、开发与保护这对矛盾也逐渐凸显出来。建筑结构整体顶升、移位技术由于其施工周期短、成本低、可保持建筑物的原貌、对上部结构影响较小等优点在历史建筑保护、尚有使用价值建筑改造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其中托换节点的设计作为整体移位技术最关键的环节,直接影响移位过程中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砌体结构特别是历史建筑由于大多年代久远、整体性差和抗震性差,使得托换结构设计的难度也随之增大。随着工程难度的日益增加,对墙体托换节点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则必须设计一种适用于砖混结构建筑物墙体的托换结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物墙体的托换方法,该装置能够实现建筑结构的整体顶升,解决了移位技术中墙体的托换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建筑物墙体的拖换装置,包括在水平方向平行设置的两个穿墙钢板,两个所述穿墙钢板两端固定连接有侧向钢板,用于拖住两个穿墙钢板,所述侧向钢板与两个穿墙钢板垂直,两个所述侧向钢板靠近穿墙钢板的一面均匀设置有若干抗剪键,两个所述侧向钢板的底部在水平方向还固定有底板,底板两端伸出两个侧向钢板。
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
其中所述底板伸出两个侧向钢板的部分还分别设置有三角支撑,所述三角支撑一端固定在侧向钢板,三角支撑另一端固定在底板上,用于稳定钢架结构;
其中所述穿墙钢板与侧向钢板所成空间内还填充有混凝土,若干抗剪键用于混凝土的固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一种建筑物墙体的拖换装置实现了不同墙厚,不同位置墙体的托换,采用钢板焊接组成,灵活多变,重量轻,结构简单,施工方便,不用再次绑扎钢筋,且传力体系明确,提高了结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在设计与加工方面不存在技术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建筑物墙体的拖换装置使用状态图。
图中,1.穿墙钢板,2.侧向钢板,3.抗剪键,4.底板,5.三角支撑,6.混凝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建筑物墙体的托换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在水平方向平行设置的两个穿墙钢板1,两个穿墙钢板1两端固定连接有侧向钢板2,侧向钢板2与两个穿墙钢板1垂直,两个侧向钢板2靠近穿墙钢板1的一面均匀设置有若干抗剪键3,两个侧向钢板2的底部在水平方向还固定有底板4,底板4两端伸出两个侧向钢板2,底板4伸出两个侧向钢板2的部分还分别设置有三角支撑5,所属三角支撑5一端固定在侧向钢板2,一端固定在底板4上,穿墙钢板1与侧向钢板2所成空间内还填充有混凝土6。
从工作原理说明本发明的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理工大学,未经西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3513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性聚丙烯树脂
- 下一篇:一种通信系统以及IP组网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