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焦炉专用防爆有源门禁卡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35958.8 | 申请日: | 2018-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422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王宁;徐雪;杨城;田栋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钢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9/077 | 分类号: | G06K19/077;G07C9/20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协和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16 | 代理人: | 李彦 |
地址: | 201999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焦炉 专用 防爆 有源 门禁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射频识别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焦炉专用防爆有源门禁卡及其使用方法。一种焦炉专用防爆有源门禁卡,包括门禁卡(11)和门禁卡天线(12),其特征是:还包括门禁控制芯片(13)、射频前端(2)、模拟前端(3)、基带逻辑控制电路(4)、存储器(5)和电源管理模块(6),门禁卡天线(12)的信号输出端通过信号线连接射频前端(2)的信号输入端,门禁控制芯片(13)通过基带逻辑控制电路(4)分别连接射频前端(2)、模拟前端(3)和存储器(5),电源管理模块(6)内置直流电源,电源管理模块(6)通过信号线连接门禁卡天线(12)。本发明安全防爆,读写距离远,工作时间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射频识别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焦炉专用防爆有源门禁卡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焦炉的焦化作业是一个高温、有污染的特殊生产过程,焦化的副产物焦炉煤气作为一种能源可经过净化处理后进行循环利用,煤气运输管道在焦炉底部。焦炉焦化的各车间日常生产和安全巡检工作绝大多数都需要人工完成。煤气室管道层高温、空气成分复杂、管道密密麻麻,巡检工作需要安全巡检员检查每个阀门压力值和管道情况。由于从事安全巡检的人员人数有限,从而安全巡检员工作具有活动范围大、周期性且工作量繁重的特点。
焦炉煤气室通过一扇防火门与外界相连,在生产安全上存在着突出问题:一方面,在生产过程中,难免有部分安全意识薄弱的工作人员为了方便穿行煤气室,其他岗位的工作人员也存在误入煤气室或进入煤气室休息的情况,这些行为都有可能引发安全事故。另一方面,对于进入煤气室管道层执行巡检任务的工作人员不能有效的监督。既不能明确安全巡检人员何时在何地出入煤气室,也不能明确煤气室管道层是否有人员逗留。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安全防爆、读写距离远、工作时间长的门禁系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焦炉专用防爆有源门禁卡及其使用方法。
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达到发明目的:
一种焦炉专用防爆有源门禁卡,包括门禁卡和门禁卡天线,其特征是:还包括门禁控制芯片、射频前端、模拟前端、基带逻辑控制电路、存储器和电源管理模块,门禁卡天线的信号输出端通过信号线连接射频前端的信号输入端,门禁控制芯片通过基带逻辑控制电路分别连接射频前端、模拟前端和存储器,电源管理模块内置直流电源,电源管理模块通过信号线连接门禁卡天线。
所述的焦炉专用防爆有源门禁卡,其特征是:模拟前端内置泄流电路,存储器选用EEPROM。
所述的焦炉专用防爆有源门禁卡的使用方法,其特征是:按如下所述依次实施:
门禁卡天线接收门禁卡发射的射频信号;射频前端将门禁卡天线接收的射频信号进行整流;模拟前端负责产生门禁控制芯片所需的稳定电压、偏置电流和系统时钟,模拟前端还内置泄流电路;基带逻辑控制电路主要负责门禁控制芯片和存储器之间的通信以及处理数字信号;存储器负责信息的存储;电源管理模块自身携带电池作为直流电源,根据门禁卡和门禁卡天线间的距离远近,选择供电途径和工作模式,并且控制门禁卡的唤醒,减少静态漏电,从而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门禁卡用于进出焦炉工作区域的人员携带,当具有准入权限的人员进入煤气室时,门禁卡天线接收到门禁卡发射的射频信号后,经门禁控制芯片判断具有准入权限,煤气室的安全防爆门打开,与此同时门禁控制芯片记录该门禁卡的数据和状态;当不具有准入权限的人员进入煤气室时,门禁卡天线接收到门禁卡发射的射频信号后,经门禁控制芯片判断不具有准入权限,煤气室的安全防爆门保持关闭。
本发明具有安全防爆、读写距离远、工作时间长等特点,基本实现了人员安全进出煤气室管道层的门禁,大大提高了巡检工作质量,极大改善煤气室管道层的人员进出控制,并提高了生产安全系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钢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宝钢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3595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