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强耐磨聚丙烯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36706.7 | 申请日: | 2018-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218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廖登雄;安峰;赵海波;李凡;范木良;文超;王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旸(厦门)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12 | 分类号: | C08L23/12;C08L51/06;C08L27/18;C08K13/06;C08K9/06;C08K7/04;C08K3/38;C08K3/22 |
代理公司: | 厦门加减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34 | 代理人: | 陈文香 |
地址: | 361028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强 耐磨 聚丙烯 复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强耐磨聚丙烯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高强耐磨聚丙烯复合物按重量份数计包括:37.5‑73.6份聚丙烯、3‑8份相容剂、10‑20份氮化硼纤维、10‑20份耐磨剂、0.3‑1份抗氧剂、0.1‑0.5份成核剂、1‑3份其他助剂,其中,耐磨剂包含有六方氮化硼、α‑氧化铝、硼化锆和聚四氟乙烯微粉。本发明的高强耐磨聚丙烯复合物具有较好的耐磨性,并且具有高强度、耐刮、耐热、高刚以及尺寸稳定性,同时与传统的增强耐磨聚丙烯产品相比摩擦系数更低,强度更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丙烯改性材料,特别涉及一种高强耐磨聚丙烯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丙烯是一种通用塑料,具有耐热性高、强度均衡、密度低、加工性好等特点,同时价格便宜,目前在汽车、家电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但是若作为工程塑料使用,其在强度、刚度、耐磨、耐热方面都需要进一步改进。通常的改进办法包括玻璃纤维增强、滑石粉填充、二硫化钼增加耐磨性等手段。但是这些办法耐磨和强度方面都不如人意。
中国专利申请201310758101.4中公开了一种耐磨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针对耐磨要求添加有耐磨剂硅氧烷,所添加的硅氧烷仅仅只能满足材料的耐磨性,而无法改善材料强度、刚度、耐热等方面的性能。
中国专利申请200510112122.0中公开了一种汽车用耐磨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配方采用聚丙烯、滑石粉、耐磨剂、抗氧剂等,其耐磨剂为二硫化钼或者聚四氟乙烯等传统耐磨剂,也只是解决了聚丙烯的耐磨问题。
由此可见,现有的聚丙烯耐磨改性材料大多只能提高聚丙烯的耐磨性能,而其它力学性能得不到提高。然而,许多工程塑料的使用场景不仅要求工程塑料要有良好的耐磨性,还对其它力学性能有较高要求,这也就限制了聚丙烯耐磨改性材料在工程塑料的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强耐磨聚丙烯复合物,按重量份数计包括如下组分:
聚丙烯:37.5-75.6份;
相容剂:3-8份;
氮化硼纤维:10-20份;
耐磨剂:10-20份;
抗氧剂:0.3-1份;
成核剂:0.1-0.5份;
其他助剂:1-3份;
其中,耐磨剂包含有六方氮化硼、α-氧化铝、硼化锆和聚四氟乙烯微粉。
进一步地,所述聚丙烯为均聚聚丙烯,熔融指数≥20g/min。
进一步地,所述相容剂为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接枝率大于1.5%。
进一步地,所述氮化硼纤维为硅烷偶联剂改性氮化硼纤维。
进一步地,所述硅烷偶联剂为KH550硅烷偶联剂。
进一步地,所述耐磨剂中的六方氮化硼、α氧化铝、硼化锆和聚四氟乙烯微粉按重量份数之比为5:2:2:1。
进一步地,所述抗氧剂为抗氧剂1010和抗氧剂168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其他助剂含有润滑剂;所述润滑剂为硅酮、防玻纤外漏剂改性乙撑双脂肪酸酰胺和硬脂酸钙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的高强耐磨聚丙烯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氮化硼纤维和聚丙烯加入高混锅内,预混30-180秒,再加入相容剂、耐磨剂、抗氧剂、成核剂和其他助剂于高混锅,高速混合1-3分钟,备用;
S2、将S1中的混合物料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挤出、冷却、造粒制得聚丙烯改性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旸(厦门)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金旸(厦门)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3670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