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层消防水带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37958.1 | 申请日: | 2018-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030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发明(设计)人: | 肖君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市三星消防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D29/00 | 分类号: | B29D29/00;B29K27/06;B29K10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巩固 |
地址: | 3623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经线 包覆层 消防水带 混合物 编织层 孔位组 内衬层 圆筒状 圆织机 生产工艺 梭子运行轨道 火灾现场 经纬编织 反应炉 挤压机 胶状体 粘结剂 熔炼 爆裂 承压 穿线 环布 套入 通水 纬线 线盘 织制 涂抹 冷却 挤压 牵引 | ||
本发明提出一种双层消防水带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选用材料,并将材料加入反应炉中熔炼,形成胶状体混合物,然后将混合物通入挤压机,进行挤压冷却形成圆筒状内衬层以及圆筒状包覆层;步骤二:采用两梭的圆织机进行经纬编织,该圆织机机台上的圆环布上设有经线孔位组,经线在经线孔位组上空二位或二的倍数进行穿线,圆织机上的两梭子牵引各自纬线沿梭子运行轨道同时运行,两把梭子的二分线盘分别采用二上二下方式开绞,步骤三:将制好的内衬层套入编织层内,接着再将包覆层涂抹粘结剂,将编织层包裹在包覆层内,织制更加紧密,通水后承压效果更佳,不会爆裂,能够适应各自情况复杂的火灾现场,不易损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消防器材,特别涉及一种双层消防水带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消防水带是用来运送高压水或泡沫等阻燃液体的软管。传统的消防水带以橡胶为内衬层,外表面包裹着单层的亚麻编织层,该消防水带不仅容易磨损损坏,并且老化快,容易造成内衬层与编织层之间分离脱落,使得消防水带渗水漏水,并且修补也非常不便,使用寿命短。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一种双层消防水带生产工艺,它织制更加紧密,通水后承压效果更佳,不会爆裂,能够适应各自情况复杂的火灾现场,不易损坏。
为达到上述之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层消防水带生产工艺,其中消防水带由内向外包括内衬层、编织层和包覆层,所述内衬层和包覆层为相同材料制成,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选用材料,并将材料加入反应炉中熔炼,形成胶状体混合物,然后将混合物通入挤压机,进行挤压冷却形成圆筒状内衬层以及圆筒状包覆层;步骤二:采用两梭的圆织机进行经纬编织,该圆织机机台上的圆环布上设有经线孔位组,经线在经线孔位组上空二位或二的倍数进行穿线,圆织机上的两梭子牵引各自纬线沿梭子运行轨道同时运行,并连续不断地穿过由各自分线盘座周期性开绞动作的织口,两把梭子的二分线盘分别采用二上二下方式开绞;步骤三:将制好的内衬层套入编织层内,并且涂抹粘结剂使得编织层固定在内衬层表面,接着再将包覆层涂抹粘结剂,将编织层包裹在包覆层内。
进一步地,步骤一中的材料成分如下:PVC30-50份、粘合剂5-7份、增塑剂6-8份、防老剂7-9份、石蜡2-3份、白炭黑3-5份、轻质碳酸钙10-20份、硬脂酸锌6-7份、硬脂酸钡7-8份、抗氧化剂3-5份。
进一步地,所述经线由碳纤维丝制成,所述纬线由尼龙丝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内衬层、编织层和外包覆层的厚度比为:1:2:1,所述内衬层的厚度为 2-9mm。
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述内衬层和包覆层与编织层粘结更加牢固,不会脱落,密封性能更好,同时也更加耐热耐磨,不易磨损损坏,对于恶劣的环境均能很好的应对;织制更加紧密,孔隙更小,配合内衬层和包覆层,大大提高消防水带的密封性,并且采用尼龙丝和碳纤维丝编织,很大程度的提高了编织层的强度,通水后能够很好的承压,不会爆裂,并且也具有很好的柔嫩性,可以适当拉伸一定距离,同时也更加轻便,搬运更加省力。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双层消防水带生产工艺,其中消防水带由内向外包括内衬层、编织层和包覆层,所述内衬层和包覆层为相同材料制成,所述内衬层、编织层和外包覆层的厚度比为:1:2:1,所述内衬层的厚度为2-9mm,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选用材料,材料成分如下:PVC30-50 份、粘合剂5-7份、增塑剂6-8份、防老剂7-9份、石蜡2-3份、白炭黑3-5份、轻质碳酸钙10-20份、硬脂酸锌6-7份、硬脂酸钡7-8份、抗氧化剂3-5份,并将材料加入反应炉中熔炼,形成胶状体混合物,然后将混合物通入挤压机,进行挤压冷却形成圆筒状内衬层以及圆筒状包覆层,所述内衬层和包覆层与编织层粘结更加牢固,不会脱落,密封性能更好,同时也更加耐热耐磨,不易磨损损坏,对于恶劣的环境均能很好的应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市三星消防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泉州市三星消防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3795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