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离子电池集流体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38297.4 | 申请日: | 2018-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241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来旭春;吴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其鸿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66 | 分类号: | H01M4/66;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上海旭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0 | 代理人: | 郑立 |
地址: | 200080 上海市虹***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电池 流体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锂离子电池集流体,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箔、第一材料层、第二材料层、第三材料层、第四材料层、第五材料层和第六材料层;
所述第一材料层覆盖在所述金属箔的上表面,所述第二材料层覆盖在所述金属箔的下表面,所述第三材料层覆盖在所述第一材料层的上表面,所述第四材料层覆盖在所述第二材料层的下表面,所述第五材料层覆盖在所述第三材料层的上表面,所述第六材料层覆盖在所述第四材料层的下表面;
所述第三材料层和所述第四材料层具有电阻正温度效应;
所述第一材料层、所述第二材料层、所述第五材料层和所述第六材料层为导电材料层;
所述第一材料层和/或所述第二材料层包含第一导电填料,所述第五材料层和/或所述第六材料层包含第二导电填料,所述第三材料层和/或所述第四材料层包含聚合物基材和第三导电填料;
所述第一导电填料、所述第二导电填料和所述第三导电填料为碳黑、碳纤维、碳纳米管、石墨、石墨烯、金属材料、复合导电填料或导电陶瓷粉末中的一种或几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集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箔为铝箔或铜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集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离子电池集流体的厚度为3μm~43μm,所述金属箔的厚度为3μm~25μm,所述第一材料层和/或所述第二材料层的厚度为0.1μm~2μm,所述第三材料层和/或所述第四材料层的厚度为0.1μm~5μm,所述第五材料层和/或所述第六材料层的厚度为0.1μm~2μ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集流体,其特征在于,包含有所述聚合物基材和所述第三导电填料的所述第三材料层和所述第四材料层中,所述聚合物基材的体积百分比为55%~99%,所述第三导电填料的体积百分比为1%~45%。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集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基材为聚酰胺、聚酰亚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苯醚、聚苯硫醚、聚乙烯、聚氟乙烯、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聚丙烯、聚偏氟乙烯、环氧树脂、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丁二烯-丙烯腈共聚物、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聚苯乙烯、聚甲醛、丁苯橡胶、酚醛树脂、聚四氟乙烯、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偏二氟乙烯共聚物或乙烯-丙烯酸共聚物中的一种或几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集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导电填料为碳黑、石墨、石墨烯包覆的金属粉末或导电陶瓷粉末中的一种或几种。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集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陶瓷粉末为金属氮化物、金属碳化物、金属硼化物、金属硅化物或MAX相陶瓷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
8.一种如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锂离子电池集流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旋涂、热压合、静电喷涂、等离子体喷涂、狭缝式涂布、网纹涂布、凹版印刷、微凹涂布、逗号刮刀涂布、丝网印刷、化学气相沉积、等离子体气相沉积、真空镀、真空溅射、离子镀、电镀或热喷涂中的一种或几种方法,依次将所述第一材料层覆盖在所述金属箔的上表面,所述第二材料层覆盖在所述金属箔的下表面,所述第三材料层覆盖在所述第一材料层的上表面,所述第四材料层覆盖在所述第二材料层的下表面,所述第五材料层覆盖在所述第三材料层的上表面,所述第六材料层覆盖在所述第四材料层的下表面。
9.一种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锂离子电池集流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其鸿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其鸿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3829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