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静电纺防雾霾复合纤维滤片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38614.2 | 申请日: | 2018-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896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9 |
发明(设计)人: | 何述栋;杨豫斐;孙先保;孙汉巨;操小栋;叶永康;封杏岚;徐瀹澄;沈继云;黄程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39/16 | 分类号: | B01D39/16;D01D5/00 |
代理公司: | 苏州翔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1 | 代理人: | 王华 |
地址: | 230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米层 滤片 高分子纤维 纳米层 防雾 制备 复合纤维 静电纺 多孔结构 交错形成 静电纺丝 纤维薄膜 静电纺丝技术 可吸入颗粒物 复合 天然蛋白质 静电纺织 依次层叠 纳米级 微米级 口罩 雾霾 过滤 截留 | ||
1.一种静电纺防雾霾复合纤维滤片,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微米层、纳米层和第二微米层;所述纳米层由纳米层原料经静电纺丝制成第一高分子纤维,然后再由第一高分子纤维交错形成多孔结构的纤维薄膜;所述第一微米层和第二微米层由微米层原料经静电纺丝制成第二高分子纤维,然后再由第二高分子纤维交错形成多孔结构的纤维薄膜;
所述微米层原料为醋酸纤维素、纤维素聚合物、醋酸-丁酸纤维素、丙酸纤维素、乙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和硝化纤维素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纳米层原料为丝素蛋白、纤维蛋白原、玉米醇溶蛋白、大豆分离蛋白,小麦蛋白、乳清蛋白、明胶、壳聚糖、葡聚糖、透明质酸、海藻酸钠、大豆多糖、果胶、黄原胶、卡拉胶和羧甲基纤维素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第一高分子纤维的直径D1为10nm~500nm,所述第二高分子纤维的直径D2为100 nm~10 µm;且D1小于或等于D2。
2.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用于折叠车架的离合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纺防雾霾复合纤维滤片的厚度为200~2000µm,其中,第一微米层和第二微米层的厚度为400nm~400µm,占高分子纤维膜厚度的0.5~20%,纳米层的厚度为200~1200µm,占高分子纤维膜厚度的60~99%。
3.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静电纺防雾霾复合纤维滤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微米层原料溶于溶剂中,然后均质,均质后的溶液再用0.45µm有机滤膜进行过滤,得到的滤液为微米层纺丝液;将纳米层原料溶于溶剂中,然后均质,均质后的溶液再用0.45µm有机滤膜进行过滤,得到的滤液为纳米层纺丝液;
在进行静电纺丝时,先在接收板上喷出微米层纺丝液形成第一微米层,然后更换微米层纺丝液为纳米层纺丝液,以第一微米层作为接收面,使纳米层纺丝液的纳米层原料无序排列在所述第一微米层上形成纳米层,接着更换纳米层纺丝液为微米层纺丝液,以纳米层作为接收面,在所述纳米层上形成第二微米层,经固化后即得复合滤片,然后对复合滤片进行超声波清洗,超声波清洗结束后即得静电纺防雾霾复合纤维滤片;
所述微米层原料为醋酸纤维素、纤维素聚合物、醋酸-丁酸纤维素、丙酸纤维素、乙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和硝化纤维素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纳米层原料为丝素蛋白、纤维蛋白原、玉米醇溶蛋白、大豆分离蛋白,小麦蛋白、乳清蛋白、明胶、壳聚糖、葡聚糖、透明质酸、海藻酸钠、大豆多糖、果胶、黄原胶、卡拉胶和羧甲基纤维素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溶剂为甲酸、甲醇、乙醇、乙酸、乙醚、丙酮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 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行静电纺丝时,接收板为金属圆片或圆盘。
5.根据权利要求 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静电纺丝的工艺参数为:纺丝液的流量为0.1~1.0mL/h,电压为15~30kV,针头距接收板的距离为15~40cm;静电纺丝所处环境的温度为15~25ºC,相对湿度为30~50%。
6.根据权利要求 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微米层纺丝液的质量浓度为1~20%;纳米层纺丝液的溶质为蛋白质时,纳米层纺丝液的质量浓度为3~30%;纳米层纺丝液的溶质为多糖时,纳米层纺丝液的质量浓度为0.2~5%;纳米层纺丝液的溶质为蛋白质和多糖时,纳米层纺丝液的质量浓度为5~2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3861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