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柴银微丸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38841.5 | 申请日: | 2018-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283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韩振明;张微 | 申请(专利权)人: | 鲁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78 | 分类号: | A61K36/78;A61K9/16;A61K47/38;A61K47/69;A61P29/00;A61P11/00;A61P11/10;A61P11/04;A61P1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005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柴银微丸 制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剂领域,公开了一种柴银微丸制剂,所述微丸制剂处方包括25%‑33%柴银提取物细粉、52%‑64%成丸促进剂以及7%‑17%粘度调节剂。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柴银微丸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柴银提取物细粉及制剂的制备等。与传统柴银制剂相比,本发明柴银微丸制剂黄芩苷含量更高,外形规整,流动性好,释药速度快,生物利用度高,基本不受胃排空的影响,且无时滞现象,作为柴银口服液和柴银颗粒的升级换代新产品,具有广阔的市场开发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微丸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柴银微丸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药制剂领域。
背景技术
柴银制剂同系产品包括柴银口服液、柴银颗粒等,由柴胡、金银花、黄芩、葛根、荆芥、青蒿、连翘、桔梗、苦杏仁、薄荷、鱼腥草十一味中药制备而成,具有清热解表,宣肺泄热,化痰利咽止咳之效,用于治疗风热之邪侵袭而致邪袭肺卫之发热恶寒、头痛咳嗽、咽红肿痛、舌边尖红、脉浮数之风热表实证。方中以柴胡轻清宣散,散表泄热为君药;金银花、黄芩、连翘、葛根、青蒿和荆芥,以上六味清热解表,宣肺泄热,宣肌退热,同为臣药;薄荷、鱼腥草和苦杏仁,利咽止渴,清肺泄热,化痰止咳,为佐药;桔梗专入肺经,宣肺化痰,利咽止咳,载方中诸药直入肺系,以达表散邪之功而为使药。全方以辛凉宣散为主,配以具甘寒、苦寒和辛温的药味,既加强了宣散清解之功,又无苦寒太过恋邪入里之弊;方中以辛凉、苦寒配以辛温之品加强了宣肺散邪解表的作用,既可纠苦寒、甘寒过寒之偏性,又无温燥之弊。柴银制剂确切疗效,深受患者欢迎。
柴银制剂处方中黄芩苷具有显著的生物活性,具有抑菌、利尿、抗炎、抗变态、解痉功效及清除氧自由基作用,是柴银制剂中的主要药效成分。但由于黄芩苷在水及醇中溶解度较低,且提取及制剂过程中损失较多,导致柴银制剂中黄芩苷的含量不合格。同时,柴银制剂的制备方法虽采用β-CD包合柴银挥发油或芳香水,但由于挥发油或芳香水味道较大,制剂仍然口感较差,影响制剂的临床使用和患者用药的依从性。且柴银液体制剂存在稳定性差,柴银固体制剂存在辅料使用量大,载药量低,制剂易吸潮等问题。
微丸是指由药物和辅料组成的直径小于2.5mm的圆球状实体制剂,可根据不同需要制成快速、慢速或控释药物微丸,微丸制剂一般填充于硬胶囊中或制成片剂后服用。近年来,微丸的发展已引起广泛的重视,上市品种日益增多,被认为是理想的缓释、控释和速释剂型之一,具有提高生物利用度、减小局部刺激性的优点,且基本不受胃排空因素的影响,载药量大,释药稳定、可靠、均匀。目前,市场上化药微丸制剂品种较多,如“新康泰克”等,但由于中药成分的复杂性和中药浸膏性质的特异性,造成中药微丸制剂存在较大的难度,上市中药微丸制剂品种相对较少。
国内已有文献报道中药微丸制剂的制备方法,如探究挤出滚圆法制备中药微丸的效果(王消冰.挤出滚圆法制备中药微丸的效果[J].数理医药学杂志,2004,(27)6:723-724.)对应用挤出滚圆法制备中药复方杞芪微丸的效果进行探讨和分析,其采用新型挤出滚圆造粒机行复方杞芪微丸制备并对不同处方微丸的体外溶出度、收率以及粉体化学性质进行考察和分析。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100546596C公开了一种治疗颈椎、腰椎病的中药微丸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并具体公开了制剂处方和制剂工艺。但上述微丸制剂处方及制备方法是针对特定中药处方而设计,由于每一种复方中药的处方的饮片和重量份组成不同,提取、纯化工艺各异,其辅料的种类和用量也有不同,以上述两种复方中药微丸制剂工艺制备柴银微丸是否可行的有待进一步考证。
挤出滚圆制丸技术是应用较为广泛的微丸制备方法,采用该方法进行柴银微丸制剂,其工艺流程主要包括提取纯化、干燥粉碎、干粉混合、软材制作、挤出软材以及滚圆挤出和微丸干燥等。但受限于柴银提取物固有因素的影响,如出膏量大、辅料使用量大,载药量低、柴银干粉含有挥发油包合物等,微丸制剂难度较大,且在柴银微丸制备过程中,所用辅料,如成丸促进剂、粘度调节剂或润湿剂的用量改变,软材性质将产生较大变化,造成微丸收率低、圆整度差、制剂不稳定等问题。在柴银微丸制备过程中,发明人曾尝试参照上述现有中药微丸制备工艺进行柴银微丸的制备,但由于处方饮片构成的差异及中药浸膏制备工艺的异同,柴银微丸制剂成型效果不甚理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鲁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鲁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3884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教学用园林绿化座椅
- 下一篇:一种具有吸音功能的墙纸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