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轮毂驱动车辆多源激励耦合动力学分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39178.0 | 申请日: | 2018-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226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6 |
发明(设计)人: | 谭迪;李安;杨坤;赵昱;马超;张学义;孙继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086 山东省淄博***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轮毂电机 轮胎模型 耦合 轮毂驱动 输入条件 不平衡电磁力 转向系统模型 动力学分析 动力学模型 路面激励 多源 耦合动力学特性 相对位移量 转向轮转角 转角 闭环控制 行驶车速 定转子 轮胎力 转向轮 运动量 轮胎 反馈 分析 | ||
1.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轮毂驱动车辆多源激励耦合动力学分析方法,主要包括:输入条件模块、转向系统模型、随机路面激励模型、轮毂电机模型、轮胎模型以及车辆耦合动力学模型。具体步骤包括:首先确定轮毂电机驱动电动汽车的多激励源输入条件,包括:转向输入、路面等级、行驶车速;建立所述随机路面激励模型;根据轮毂电机驱动电动汽车具体结构建立转向系统模型和轮毂电机模型;轮毂电机驱动电动汽车实际行驶工况的输入条件代入所述随机路面激励模型、转向系统模型及轮毂电机模型即可得到车辆实际的多源激励;建立车辆轮胎模型和车辆耦合动力学模型,将由所述转向系统模型得到的车轮转角和随机路面激励模型得到的路面不平度激励同时作用于所建立的轮胎模型,同时将由所述轮毂电机模型得到的不平衡电磁力施加于所建的车辆耦合动力学模型,所述轮胎模型将产生的轮胎力作用于车辆耦合动力学模型,而在一定运行工况下由所述车辆耦合动力学模型计算得到的车轮运动量及轮毂电机定转子相对位移量则分别反馈给所述轮胎模型及轮毂电机模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毂驱动车辆多源激励耦合动力学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轮毂电机模型可以是永磁同步电机、开关磁阻电机及各种异步电机所确定的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毂驱动车辆多源激励耦合动力学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向系统模型可以为四轮转向也可以为前轮转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毂驱动车辆多源激励耦合动力学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轮胎模型可以是线性轮胎模型的也可以是各种非线性的轮胎模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毂驱动车辆多源激励耦合动力学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随机路面激励模型,可以是时域模型,也可以是频域模型,可以是考虑各轮相关性的随机激励模型,也可以是未考虑各轮相关性的单轮随机激励模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毂驱动车辆多源激励耦合动力学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辆耦合动力学模型,可以是采用集中参数法建立的耦合动力学模型,也可以是采用如ADAMS、Carsim等动力学软件建立的耦合动力学模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毂驱动车辆多源激励耦合动力学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向系统模型可以是根据液压式、电子液压式、电动式等各种转向系统建立的数学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理工大学,未经山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3917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