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数字化试验仪的测试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39225.1 | 申请日: | 2018-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213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6 |
发明(设计)人: | 张祥龙;田维国;何维;王永洪;杨烁;罗智燃;邓德茂;郑喆;肖力;向阳;王堃;黄岗;王开波;金基伟;罗轩;杨令;王瑞夫;关晨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G06F17/24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商小川 |
地址: | 550002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测试仪 功能测试模块 测试报告 测试 数字化 测试参数 测试流程 测试数据 电力标准 现场测试 自动保存 自动填写 作业指导 书文件 试验 填入 关联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数字化试验仪的测试方法,该方法为:将电力标准测试的填写模板导入测试仪,并将填写模板与测试仪中各个功能测试模块相关联,通过现场测试将测试数据自动填入填写模板上并进行自动保存生成作业指导书文件。本发明能够实现任一测试仪功能测试模块的自动填写测试流程、测试参数和测试报告,提高测试报告的生成效率,减少人为参与工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多功能数字化试验仪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数字化试验仪的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数字化测试仪采用面向模块的人机交互方式,即提供多个测试模块供测试人员选择,但是一次只能进入一个模块进行测试,也只能生成该模块的报告,用户在完成单项测试之后,需要将测试结果手动填入保护定检作业指导书,然后再进行下一个测试项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功能数字化试验仪的测试方法,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多功能数字化试验仪的测试方法,该方法为:将电力标准测试的填写模板导入测试仪,并将填写模板与测试仪中各个功能测试模块相关联,通过现场测试将测试数据自动填入填写模板上并进行自动保存生成作业指导书文件。
优选的,上述填写模板与功能测试模块间数据交互采用XML作为信息载体。
优选的,上述填写模板包括线路测试指导书模板、主变测试指导书模板和母差测试指导书模板。
功能测试模块包括电压电流测试模块、整组试验模块、谐波试验模块、状态系列模块、时间特性模块、线路保护模块、GOOSE延时模块、光数字测试模块、阻抗特性模块、差动试验模块、并列周期模块、故障再现模块和震荡试验模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够实现任一测试仪功能测试模块的自动填写测试流程、测试参数和测试报告,提高测试报告的生成效率,减少人为参与工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介绍。
实施例1:一种多功能数字化试验仪的测试方法,该方法为:将电力标准测试的填写模板导入测试仪,并将填写模板与测试仪中各个功能测试模块相关联,通过现场测试将测试数据自动填入填写模板上并进行自动保存生成作业指导书文件,针对特定的待测保护,任意抽取、组合测试模块,生成测试序列,并可保存为可以重复使用的保护测试模板。
优选的,上述填写模板与功能测试模块间数据交互采用XML作为信息载体,各模块间可以更加灵活地进行信息配置和高效地进行数据交换。在与其它的系统集成和外部数据交换的过程中,使用XML作为信息描述语言会更加开放和被其它系统所理解,大大提高了系统的互操作性。在不断的应用服务持续升级和功能不断变化的情况下,应用接口会更易于维护并且始终保持统一。
优选的,上述填写模板包括线路测试指导书模板、主变测试指导书模板和母差测试指导书模板。
功能测试模块包括电压电流测试模块、整组试验模块、谐波试验模块、状态系列模块、时间特性模块、线路保护模块、GOOSE延时模块、光数字测试模块、阻抗特性模块、差动试验模块、并列周期模块、故障再现模块和震荡试验模块。
以中元华电ZH-M610试验仪作为模型,将符合南方电网公司标准的作业指导书(线路、主变、母差)作为模板嵌入到试验仪中,与试验仪中的功能模块进行关联,现场调试工作完成后,自动生成该项目的作业指导书文件,设计专用的软件将文件进行解析,转换为word文档,供班组保留存档。
经济效益:2017年-2019年保护定检计划,数字化保护应定检设备数量为104,单次须1人4-5小时填写作业指导书,三年共计节约416-520小时人力资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3922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逆变器智能故障推理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故障电弧产生装置及其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