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蝶形爆裂玉米膨爆量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39494.8 | 申请日: | 2018-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130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发明(设计)人: | 李大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爱瑞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5/16 | 分类号: | G01N25/16;G01N25/54 |
代理公司: | 河南科技通律师事务所 41123 | 代理人: | 樊羿;张晓辉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国***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蝶形 膨爆 爆裂玉米 纸袋 检测 混料 封口 量筒 快速检测 设备要求 玉米 量检测 起酥油 关机 折叠 微波炉 称取 放入 微波 取出 食用 重复 记录 统一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蝶形爆裂玉米膨爆量的检测方法,该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称取待测蝶形爆裂玉米和食用起酥油,混合均匀得混料A;2)将混料A放进微波专用纸袋,封口并折叠后放入到微波炉中,关机,取出纸袋;3)打开纸袋,并倒入量筒中,记录读数;4)重复1)~3)步骤,取平均值;该检测方法操作简单,设备要求低,易实施,可快速检测出蝶形膨爆玉米的膨爆量,有利于统一蝶形膨爆玉米的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蝶形爆裂玉米膨爆量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爆裂玉米的引种和研究均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进入20世纪90年代,才有我国自已选育的品种如黄玫瑰、黄金花、沈爆1号、太爆1号等。目前,爆裂玉米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在我国各地的中小城市都有广泛的销售。
当前,也有大量有关爆裂玉米的膨爆倍数、育种、栽培等方面的研究报道。例如:崔彦宏等总结了有关膨爆机理、膨爆特性及影响膨爆的因素;黄儒强等研究了爆裂玉米的微波膨化特性,得到爆裂玉米的水分含量是影响微波膨化率和产量的重要因素;低浓度的食盐和乙醇溶液浸渍处理,能够提高爆裂玉米的膨化率;王沂等研究了微波膨化爆裂玉米的工艺,鉴定了含水量、加热温度和食盐对膨化率和爆花率的影响,及糖、油脂和包装材料对爆裂玉米品质的影响;王志斌等总结了我国爆裂玉米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史振声等研究比较了中美爆裂玉米产品品质,得到外观品质比较国产样品处于较高水平,几乎所有指标均优于美国样品;颗粒大小,一个国产样品处于最高水平等,并总结认为:目前进口爆裂玉米仍在我国市场占有较大份额,其中院线基本上被进口玉米所占;这反映出我国爆裂玉米优秀品种及科研成果的推广力度不够,以及加工企业对国产爆裂玉米还缺乏了解和信心。
然而,目前,企业和高校研究中关于膨爆量、膨爆倍数的检测方法和评价方法参差不齐。其中国家关于爆裂玉米膨化倍数的检测采用热爆的方法(国家行业标准NY/T522),测试方法复杂,且需要考虑环境温度和湿度的影响,误差较大,同时对蝶形爆裂玉米没有针对性。
当前,关于蝶形爆裂玉米的质量检测或评价尚没有被生产者、销售者等各方一致认可的检测方法及标准,也导致了各方无所依从,造成了市场经营各方纷争不断,也不利于爆裂玉米市场的有序发展。因而,当前迫切需要一种操作方法简单、测试结果准确可靠、能够被各方认可接受的蝶形爆裂玉米的质量检测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操作简单、结果准确可靠且成本低的蝶形爆裂玉米膨爆量检测方法,以达到能够用于客观评价蝶形爆裂玉米之市场质量的目的,进而促进蝶形爆裂玉米生产经营的有序发展。
本发明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及大量的调查研究中发现,对于蝶形爆裂玉米而言,玉米籽粒生产者、爆米花销售者、消费者等各方最为关注的是其个体爆裂度、整体的蓬松度(最终反映在爆裂的膨胀体积上),对其爆裂后的花型并不关注,因而可利用蝶形爆裂玉米爆裂后所占的空间体积来表征其市场质量,在此,将之定义为为蝶形爆裂玉米的膨爆量。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设计采用如下蝶形爆裂玉米膨爆量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称取待测蝶形爆裂玉米和食用起酥油,混合均匀得混料A;
(2)将混料A放进微波专用纸袋,封口并折叠后放到微波炉中,设置微波炉功率为800W,开机时间3min;关机后,取出纸袋;
(3)打开纸袋,将爆开的爆米花倒入容积为4000mL内径为10cm的圆柱形量筒中,记录读数;
(4)重复(1)~(3)步骤,取平均值。
优选的:在步骤(1)中,待测蝶形爆裂玉米的用量为76g;食用起酥油的用量为24g。
优选的:在步骤(1)中,先将待测蝶形爆裂玉米的含水量调节至13~15%。
优选的:在步骤(2)中,微波专用纸袋为市售专用微波爆米花专用纸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爱瑞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郑州爱瑞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3949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