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去青醇化的白茶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39558.4 | 申请日: | 2018-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980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5 |
发明(设计)人: | 刘际浩;陈常颂;蔡桂辉;钟秋生;范月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政和县茗香轩茶厂;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A23F3/12;A23F3/14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博深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4 | 代理人: | 林志峥 |
地址: | 3536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白茶 醇化 萎凋 萎凋槽 去青 加工 茶鲜叶 收堆 茶叶加工技术 相对湿度控制 成品品质 程序控制 原料采摘 原料制备 萎凋叶 初烘 拣剔 均一 去除 摊开 摊叶 鲜叶 足干 吹风 收益 改进 保证 生产 | ||
1.一种去青醇化的白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原料:选择福安大白茶茶树品种的夏茶一芽二、三叶新梢为原料;
(2)萎凋槽萎凋:萎凋环境的相对湿度控制在82%-88%,车间保持排气扇持续排气;将鲜叶至于萎凋槽均匀摊开,摊叶厚度为14cm-16cm;鲜叶摊好后,首先吹风8h,静置10h;之后又连续吹风16h,静置8h;之后吹风16h,静置8.5h-9.5h至萎凋叶8.5-9成干;
(3)收堆醇化:醇化环境的温度控制在30℃-35℃,湿度83%-88%;将萎凋叶轻轻堆放在一起,堆放高度为53cm-58cm,收堆醇化时间为28d-32d;
(4)初烘:用烘干机将步骤(3)得到的茶叶烘干,制得毛茶;
(5)拣剔;
(6)足干:用烘干机将拣剔后的毛茶烘干,得到去青醇化的白茶的成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青醇化的白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静置过程中若温度超过35℃,则将萎凋叶翻拌1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青醇化的白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每5d-7d观察1次,若堆温超过35℃,则翻拌1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青醇化的白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和步骤(6)中所述烘干机均为链板式烘干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青醇化的白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烘干的温度为98℃-102℃,摊叶厚度为4cm-5cm,烘干时间为8min-12min,所述毛茶的含水率为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青醇化的白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烘干温度为78℃-83℃,摊叶厚度为5.5cm-6.5cm,烘干时间为6min-8min,所述成品的含水率为6%。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去青醇化的白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原料:选择福安大白茶茶树品种的夏茶一芽二、三叶新梢为原料;
(2)萎凋槽萎凋:萎凋车间相对湿度控制在85%,车间保持排气扇持续排气;将鲜叶至于萎凋槽均匀摊开,摊叶厚度为15c;鲜叶摊好后,首先吹风8h,静置10h;之后又连续吹风16h,静置8h;之后吹风16h,静置8h至萎凋叶8.5成干,此时鲜叶的青气基本退净;静置过程中若温度超过35℃,则将萎凋叶翻拌1次;
(3)收堆醇化:醇化车间温度控制在32℃,湿度85%;将萎凋叶轻轻堆放在一起,堆放高度为55cm,收堆醇化时间为30d,收堆醇化过程中每7d观察1次,若堆温超过35℃,则翻拌1次;
(4)初烘:用烘干机烘干,温度100℃,摊叶厚度为4cm,烘干时间为10min,制得含水率为8%的毛茶;
(5)拣剔:毛茶拣除茶梗、黄片及其他夹杂物;
(6)足干:用烘干机将拣剔后的毛茶烘干,烘干温度为80℃,摊叶厚度为6cm,烘干时间为7min,摊晾至28℃,装箱保存,得到含水率为6%的去青醇化的白茶的成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政和县茗香轩茶厂;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未经福建省政和县茗香轩茶厂;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3955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