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花瓶树整形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39971.0 | 申请日: | 2018-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287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4 |
发明(设计)人: | 镇方雄;陈国庆;雷强军;周彩霞;汪乓;周朋;镇方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G7/06 | 分类号: | A01G7/06;A01G2/30;A01G2/38 |
代理公司: | 咸宁鸿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49 | 代理人: | 汪彩彩;阳会用 |
地址: | 4371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花瓶 整形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花瓶树整形方法,属于园林技术领域。本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选植株;2)将各植株在离地10cm处采用靠接的方式对相邻植株之间进行嫁接;3)、在嫁接处,将各植株捆绑在一起,将瓶颈定位块固定在植株离地90cm处,并进行捆绑固定,将各支撑杆与对应的植株进行定位,并通过拉紧绳进行定位;4)、定期旋转驱动杆,使扩径体逐步下移,并根据成型情况,对支撑杆的位置进行适当调整;5)、待花瓶树成型后,上移驱动杆,取出整形装置,对原本用于安装瓶颈定位块的位置进行如步骤2)的操作。本发明具有树型稳定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园林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花瓶树整形方法。
背景技术
咸宁市闻名全国的桂花之乡,桂花终年常绿,枝繁叶茂,秋季开花,芳香四溢。在园林中应用普遍,常作园景树。在我国古典园林中,桂花常与建筑物,山、石机配,以丛生灌木型的植株植于亭、台、楼、阁附近。桂花对有害气体二氧化硫、氢氟酸有一定的抗性,也是工矿区的一种绿化的好花木。
现有的园艺技术中,对桂花树的造型往往是通过对单株桂花树进行造型。虽然也出现了一些对多株桂花树进行造型的园艺技术,但是通常是借助于绳子、金属丝等外部固定物进行固定造型,附加的这些外部固定物和桂花树本身不能融为一体从而影响造型外观,并且随着桂花树的生长,造型也不牢固,关键是需要频繁管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花瓶树整形方法,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花瓶树的形状的稳定性。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花瓶树整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本方法基于一个花瓶树的整形装置,所述整形装置包括瓶颈定位块、驱动杆、定位导向盘、锥体状的扩径体和若干支撑杆,所述扩径体的小径端朝下,所述瓶颈定位块固定在树上,所述驱动杆转动连接在瓶颈定位块上,所述定位导向盘上横向开设有与各支撑杆一一对应的导向槽,所述支撑杆滑动连接在对应的导向槽内,各支撑杆径向分布在定位导向盘上,所述扩径体插设在定位导向盘的中部,所述支撑杆的内端与扩径体外壁抵靠,所述支撑杆的外端与树干抵靠,所述扩径体的上端开设有一螺纹孔,所述驱动杆螺纹连接在螺纹孔内;
所述定位导向盘包括相固连的上半体和下半体,所述上半体和下半体之间具有避让支撑杆的避让槽一,所述上半体的下表面具有导槽一,所述下半体的上表面具有导槽二,每根支撑杆的左右两侧分别具有一个滑动在导槽一和导槽二之间的压紧块,所述支撑杆上横向开设有避让槽二,同一支撑杆左右两侧的两个压紧块之间连接有一拉簧,所述拉簧位于避让槽二内;同一支撑杆左右两侧的两个压紧块之间形成所述导向槽;所述支撑杆为内端宽度较小、外端宽度较大的梯形结构;
所述支撑杆的外端具有纵向开设的定位口,所述定位口两侧的支撑杆的外端面上分别具有一上端开口的定位槽,本整形装置还包括一首尾相连的、具有弹性的拉紧绳,所述拉紧绳卡设在各定位槽内;
所述下半体的导槽二的底面上开设有一滑槽,所述压紧块的下端面上具有一插设在滑槽内的凸起;
所述瓶颈定位块的外周面周向均匀分别有与支撑杆一一对应的卡槽;
所述卡槽呈弧形,且卡槽中部与瓶颈定位块的轴线之间的径向距离小于卡槽上部或下部与瓶颈定位块的轴线之间的径向距离。
本整形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取若干株树径相近的植株,去除分枝,保留相对笔直的主干;
2)、呈圆形定植上述植株,将各植株在离地10cm处采用靠接的方式对相邻植株之间进行嫁接;
3)、在嫁接处,将各植株捆绑在一起,将瓶颈定位块固定在植株离地90cm处,并进行捆绑固定,将各支撑杆与对应的植株进行定位,并通过拉紧绳进行定位;
4)、定期旋转驱动杆,使扩径体逐步下移,并根据成型情况,对支撑杆的位置进行适当调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科技学院,未经湖北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3997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