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松果菊苷作为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制药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42136.2 | 申请日: | 2018-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287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余建强;魏炜;刘宁;杨佳美;张文晋;马琳;田甜;李玉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夏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1/7048 | 分类号: | A61K31/7048;A61P25/28;A61P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李红团 |
地址: | 750004 宁夏回族***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松果 作为 治疗 新生儿 缺氧 缺血性 制药 用途 | ||
本发明公开了松果菊苷Echinacoside,ECH)作为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制药用途。本发明的实验结果表明在安全剂量范围内使用时,剂量为160mg/kg的松果菊苷可以显著改善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模型脑梗死体积和神经元损伤、凋亡,证明松果菊苷具有促进神经元缺血缺氧损伤恢复和预防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后致残致死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松果菊苷的应用,特别涉及松果菊苷作为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制药用途。
背景技术
在全世界范围内,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brain damage,HIBD)是胎儿以及新生儿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之一,也是其死亡率和发病率的主要因素,会导致患儿的急性死亡和慢性的神经功能障碍,如脑瘫、躁动、癫痫、学龄期智力以及记忆力低下等,严重影响着患儿,家庭和社会。在发达国家,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发病率为1-8‰,而在发展中国家高达26‰,虽然目前医务工作者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有各种干预和治疗方法,但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依旧很高,仍然是胎儿和新生儿的一种严重疾病。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研究者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病理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虽然其确切生化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大量证据表明,氧化应激和凋亡是缺氧缺血性脑病过程中重要的发病机制。在生理条件下,内源性抗氧化系统,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过氧化氢酶(GAT)对活性氧(ROS)的产生和消除处于平衡状态,它们负责防御对抗氧化应激从而对减轻HIBD损伤。缺氧和缺血导致脑组织ROS过度产生,脑组织由于抗氧化能力低,耗氧量高,脂质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更易受到ROS的攻击。ROS具有氧化脂质、蛋白质和DNA的能力,导致细胞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最终导致神经元的氧化损伤。
氧化应激可强烈地触发细胞凋亡,导致缺氧缺血神经元死亡。细胞凋亡是缺氧缺血性脑病神经元病理损伤的重要机制。在缺氧缺血病理条件下,神经元凋亡被激活,从而导致脑功能的损害。许多研究表明,缺氧缺血性脑病后会发生细胞凋亡。caspase家族中成员caspase-3是主动执行凋亡的,它参与细胞凋亡的最后执行阶段。此外,抗凋亡和促凋亡蛋白(Bcl-2,Bax)的平衡对细胞死亡有显著的调节作用。因此,通过抑制caspase-3的表达,,调节Bax/Bcl-2的平衡,从而对减少缺氧缺血性脑病损伤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及积极的临床应用前景。
松果菊苷(Echinacoside,ECH)是肉苁蓉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抗氧化、抗炎、抗凋亡和神经保护作用。松果菊苷已被证明在各种体外和体内脑损伤模型中发挥神经保护作用。据报道,松果菊苷可降低MCAO诱导的缺血性脑损伤中MDA含量,提高SOD和GSH活性从而改善脑损伤。此外,Du Juan等研究表明松果菊苷通过减少神经细胞凋亡来保护大脑免受缺血损伤。然而,体内研究松果菊苷对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作用却未见文献报道,因此将其发展为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治疗药物具有极高的潜在价值与社会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对松果菊苷的药理作用研究,提供松果菊苷作为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药物的用途。
本发明提供松果菊苷作为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制药用途,所述松果菊苷的结构式如式(1)所示:
本发明所用的松果菊苷均可经商购获得。
具体地,所述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为急性期或修复期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具体地,所述松果菊苷单次应用剂量仅限于不引起中枢抑制的剂量。
具体地,所述松果菊苷单次应用剂量为40-160mg/kg。
优选地,所述松果菊苷单次应用剂量为80-160mg/kg。
优选地,所述松果菊苷单次应用剂量为160mg/k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夏医科大学,未经宁夏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4213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