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反应控制相转移催化丙烯环氧化制环氧丙烷尾气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42171.4 | 申请日: | 2018-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336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高爽;张毅;吕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C11/06 | 分类号: | C07C11/06;C07C15/06;C07C7/04;C07D303/04;C07D301/32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马驰 |
地址: | 116023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应 控制 转移 催化 丙烯 氧化 制环氧 丙烷 尾气 处理 方法 | ||
1.反应控制相转移催化丙烯环氧化制环氧丙烷尾气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对以过氧化氢为氧源、反应控制相转移催化剂催化丙烯环氧化制备环氧丙烷反应后生成的工艺尾气进行处理;
处理装置由一级压缩机(C1)、二级压缩机(C2)、一级精馏塔(T1)、二级精馏塔(T2)、氧化反应器(F1)、冷凝器(E1)、冷凝器(E2) 、冷凝器(E3) 、冷凝器(E4)、塔底再沸器(E5)、塔底再沸器(E6)组成;
工艺流程为:
反应尾气G101经过一级压缩机(C1)压缩再经冷凝器(E1)冷凝,冷凝液相L101进入一级精馏塔(T1),一级精馏塔(T1)塔底采出物料L103,一级精馏塔(T1)塔顶物料经过冷凝器(E3)采出物料G105,G105进入二级精馏塔(T2),二级精馏塔(T2)塔底采出物料L104,二级精馏塔(T2)塔顶物料经过冷凝器(E4)采出物料G106;
反应尾气G101经过一级压缩机(C1)压缩再经冷凝器(E1)冷凝,冷凝气相G102与氮气混合进入二级压缩机(C2)压缩再经冷凝器(E2)冷凝,冷凝液相L102与G105混合进入二级精馏塔(T2),冷凝气相G103进入氧化反应器(F1)反应后排出物料G104; 反应尾气G101中含有95~97v%丙烯,含有1.0~3.0v%氧气,0.01~0.05 v%环氧丙烷,0.01~0.1v%丙烷,0.01~0.05 v%甲苯,0.01~0.05 v%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一级精馏塔(T1)塔顶冷凝器(E3)温度为-5~15℃,一级精馏塔(T1)塔底换热器(E5)温度为65~120℃,操作压力为0.01~2.5MPa。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二级精馏塔(T2)塔顶冷凝器(E4)温度为-5~10℃,二级精馏塔(2)塔底换热器(E6)温度为65~180℃,操作压力为0.01~2.5MPa。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冷凝器(E1)冷凝温度为-15~5℃,冷凝器(E2)冷凝温度为-15~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氧化反应器(F1)中装填Pt或Pd、或PtPd/Al2O3催化剂,反应温度为150~400℃之间,反应压力为0.01~1.0MPa,催化剂中Pt或Pd、或PtPd负载量≥0.5wt%。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一级精馏塔(T1)塔底采出物料L103可去环氧丙烷精制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二级精馏塔(T2)塔底采出物料L104可去丙烷脱氢装置或液化燃气站,二级精馏塔(T2)塔顶采出物料L106回丙烯环氧化反应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4217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编码信号水控热水循环系统
- 下一篇:乙肝病毒的中和抗体B826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