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特种车辆高氮钢车体焊接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42801.8 | 申请日: | 2018-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543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高金良;冯和永;葛军;孙虎;李宏伟;吴广华;万鹏;刘怀卿;冯文韬;赵孟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北方车辆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1/02 | 分类号: | B23K31/02;B23K35/30 |
代理公司: |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11011 | 代理人: | 赵晓宇 |
地址: | 100072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特种 车辆 高氮钢 车体 焊接 工艺 | ||
本发明属于装甲车辆焊接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特种车辆高氮钢车体焊接制造所用的焊接工艺,高氮钢车体焊接使用的焊丝为多股绞合焊丝,是由多根较细的单焊丝按照一定的结构螺旋绞合而成,单焊丝直径不足0.55mm,多股绞合后焊丝直径为1.6mm;利用多股绞合焊丝的特有结构,有利于对不同成分的单丝进行优化组合,合理搭配固氮元素及释氮元素的含量,改善焊接熔池的固氮量,并匹配不同的焊接工艺方法,使焊接焊缝避免焊接缺陷、减少晶界脆性化合物的析出,保证高氮钢焊缝力学性能及耐蚀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装甲车辆工艺焊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特种车辆高氮钢车体焊接工艺。
背景技术
装甲车体作为装甲车辆的重要部件之一,是装甲车辆的重要承载平台,提高车体的承载能力、越野、防护能力,采用新型装甲材料是发展的需要。
目前我厂常用的装甲车体材料多为616装甲钢,工程化应用很高,生产的特种装甲车辆,种类繁多,生产批量大,在焊接制造过程中的工作极其繁重,但616装甲钢材料性能相对较低;随着冶炼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氮钢产品日趋成熟,推进其工程化应用,焊接性能是重要的性能考核指标,更是影响高氮钢工程应用的关键。
高氮钢材料用于特种车辆车体焊接制造,高氮钢产品虽已走向成熟,但配套焊丝还远远未跟上,目前市场上还未出现完全满足高氮钢焊接性能要求的焊丝。高氮钢的焊接不但要面临避免焊接缺陷、减少晶界脆性化合物的析出等问题,而且还要解决焊缝中氮损失的问题,这些问题将会导致高氮钢焊缝力学性能及耐蚀性能降低,因而焊接难度更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特种车辆高氮钢车体焊接工艺,专门用于高氮钢材料的焊接。保证特种车辆的车体焊接制造,焊接性能满足车体的高承载能力、越野、防护能力,即可靠又通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特种车辆高氮钢车体焊接工艺,具体工艺参数为:
焊接母材:高氮钢;板厚:8~15mm;
焊材:TP-N1670高氮钢多股绞合焊丝;
焊接形式:外角接、内角接、平对接;
焊缝结构:5~8个焊脚,根部间隙0~2mm,焊缝与母材间平滑过渡;
焊接位置:平焊,少量的横焊和立焊;
保护气体体积比:97.5%Ar+2.5%CO2,流量:16-20L/min。
所述的TP-N1670高氮钢多股绞合焊丝是由多根较细的单焊丝按照一定结构螺旋绞合而成,单焊丝直径≤0.55mm,多股绞合后焊丝直径为1.6mm,绞股结构为1×7、成分结构为4+2+1,焊丝各组分及质量百分含量为C 0.03-0.08%,Si0.40-0.90%,Mn 6.8-9.6%,P0.02%,S 0.025%,Cr 20.0-24.5%,Ni 10.0-13.8%,Cu 0.02-0.40%,N 0.10-0.50%,Mo 0.20-3.5%,余量为Fe,捻距控制在10.5~11.5mm。
高氮钢焊接中遇到的最大问题之一是气孔。产生气孔的主要原因是氮在液态和固态金属中溶解度差别大使氮从焊缝中逸出而形成气孔,另一个原因是封闭在焊接金属内的快速复杂反应后产生的氮气形成气孔。因此,如何减少焊缝氮的损失(减小焊接热输入量)、提高熔敷金属固氮量(添加固氮合金元素)成为解决高氮钢焊接的关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北方车辆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北方车辆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4280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蜂窝芯及蜂窝芯焊接制备系统和制作方法
- 下一篇:弧面格栅结构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