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活性测试方法和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43351.4 | 申请日: | 2018-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484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9 |
发明(设计)人: | 郭荣竣;俞炳仁;金暎星;崔昌圭;韩在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6V40/40 | 分类号: | G06V40/40;G06V40/16;G06N3/0464;G06V10/82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王凯霞;张川绪 |
地址: | 韩国京畿***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活性 测试 方法 设备 | ||
公开一种活性测试方法和设备。一种活性测试方法可检测包括用于活性测试的测试对象的检索图像中的面部区域;确定针对在登记数据库中登记的至少一个登记用户的多个活性测试条件之中的将应用于测试对象的活性测试条件;基于检测的面部区域和确定的活性测试条件来确定检索图像中的至少一个测试区域;使用基于神经网络的特征提取器从测试区域的图像数据获得测试对象的特征数据;对获得的特征数据和登记的特征数据进行比较并基于比较的结果来确定活性测试的结果。
本申请要求于2017年12月21日提交到韩国知识产权局的第10-2017-0177240号韩国专利申请的权益,所述韩国专利申请的全部公开出于所有目的通过引用包含于此。
技术领域
下面的描述涉及用于检测图像中的对象的活性的技术以及用于登记对象固有的活性数据的技术。
背景技术
在用户验证系统中,计算设备可基于由用户提供的验证信息来确定是否允许用户访问计算设备。例如,验证信息可包括由用户输入的密码和用户的生物特征(biometric)信息。例如,生物特征信息可包括与用户的指纹、虹膜和面部相关联的信息。
最近,面部反欺骗技术作为用于用户验证系统的安全方法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中,面部欺骗可以是使用例如图片、视频或掩模的一种攻击,因此,在面部验证中区分这种攻击(例如,生物特征模仿)会很重要。面部反欺骗技术可用于确定输入到计算设备的用户的面部是假的面部还是真实面部。面部反欺骗技术可包括从输入图像提取特征(诸如,例如,局部二进制模式(LBP)、方向梯度直方图(HOG)和高斯差(DoG)),并基于提取的特征来确定输入的面部是假的还是真实的。
发明内容
提供本发明内容以简化的形式介绍在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中进一步描述的构思的选择。本发明内容既不意在标识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关键特征或必要特征,也不意在用于帮助确定要求保护的主题的范围。
在一个总体方面,一种活性测试方法包括:检测包括用于活性测试的测试对象的检索图像中的面部区域;在针对登记数据库中登记的至少一个登记用户的多个活性测试条件之中,确定将应用于测试对象的活性测试条件;基于检测的面部区域和确定的活性测试条件来确定检索图像中的至少一个测试区域;使用基于神经网络的特征提取器从确定的测试区域的图像数据获得测试对象的特征数据;基于获得的特征数据和与确定的活性测试条件对应的登记的特征数据来确定活性测试的结果。
确定活性测试条件的步骤可包括:确定测试区域的大小和测试区域的位置中的至少一个。
确定测试区域的步骤可包括:基于检测的面部区域和确定的活性测试条件来确定第一测试区域和第二测试区域中的至少一个。
确定第一测试区域和第二测试区域中的至少一个的步骤可包括:基于确定的活性测试条件,将大小大于检测的面部区域的大小的第一区域、大小等于面部区域的大小的第二区域或大小小于面部区域的大小的第三区域确定为第一测试区域。
确定第一测试区域和第二测试区域中的至少一个的步骤可包括:基于确定的活性测试条件将在检测的面部区域中的位置被确定的局部面部区域确定为第二测试区域。
在另一总体方面,一种活性数据登记方法包括:检测包括将被登记的登记对象的登记图像中的面部区域;基于检测的面部区域和当前活性测试条件来确定登记图像中的至少一个候选登记区域;使用基于神经网络的特征提取器从确定的候选登记区域的图像数据获得登记对象的特征数据;基于获得的特征数据确定活性分数;基于确定的活性分数来确定是否登记当前活性测试条件和登记对象的特征数据。
确定候选登记区域的步骤可包括:基于检测的面部区域和当前活性测试条件来确定第一候选登记区域和第二候选登记区域中的至少一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电子株式会社,未经三星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4335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