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喹唑啉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1445304.3 申请日: 2018-11-29
公开(公告)号: CN109293667B 公开(公告)日: 2020-07-10
发明(设计)人: 贾丽娜;芦鑫淼;张岚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主分类号: C07D491/056 分类号: C07D491/056;C07B59/00
代理公司: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31283 代理人: 薛琦;陈卓
地址: 201800 上***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喹唑啉 化合物 制备 方法 应用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喹唑啉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喹唑啉化合物作为医学显像剂,结构稳定,显像分辨率高。其制备方法操作简单,反应时间短,放射性化学产率高,易于工业化大批量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喹唑啉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肺癌是全球头号癌症杀手,近年来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持续上升,而在中国尤其明显。据《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报道,在2012年,肺癌已取代肝癌成为我国首位恶性肿瘤死亡原因,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22.7%。1988-2005年间我国肺癌发病率年均增长1.63%,如不及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预计到2025年,我国将成为世界第一肺癌发病大国(郝捷,陈万青.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M].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12.姚晓军,刘伦旭.肺癌的流行病学及治疗现状[J].现代肿瘤医学,2014,22(8):1982-1986.)。

在所有的肺癌患者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包括鳞癌、腺癌、大细胞癌)患者多达85%(Jemal A,Siegel R,Xu J,et al.Cancer statistics,2010[J].CA-Cancer JClin,2010,60(5):277-300.)。目前,NSCLC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靶向治疗极具前景。EGFR是原癌基因ErbBl(HER-l)的表达产物,是一个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的跨膜糖蛋白,研究表明许多肿瘤中都存在着EGFR的表达增高或异常表达,在大多数的NSCLC病例中都能够检测到EGFR的过量表达,鳞癌中过量表达EGFR的比例多达90%,而腺癌中这一比例为30-65%(Sequist LV,Lynch TJ.EGFR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 in lung cancer:anevolving story[J].Annu Rev Med,2008,59:429-442.Dutu T,Michiels S,Fouret P,etal.Differential expression of biomarkers in lung adenocarcinoma:a comparativestudy between smokers and never-smokers[J].Ann Oncol Dec,2005,16(12):1906-1914.)。EGFR与肿瘤细胞的增殖、新生血管生成、肿瘤侵袭、转移及预后密切相关,因此是非常有潜力的肿瘤治疗和显像靶点。

目前,最具应用前景且研究较为深入的主要是EGFR酪氨酸激酶小分子抑制剂(EGFR-TKI)和单克隆抗体(Mab)。FDA批准了四个EGFR-TKI用于治疗NSCLC,分别是:阿法替尼、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和拉帕替尼。埃克替尼是中国自主研发的一种强效、高选择性的靶向EGFR-TKI,是继吉非替尼(易瑞沙)和厄洛替尼(特罗凯)之后全球第三个用于晚期肺癌的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分别于2011年6月和2014年11月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适用NSCLC患者二、三线用药和一线治疗,其结构如下所示。

通常,EGFR的分子靶向药物不仅较常用的细胞毒性药物价格昂贵,还可能会引起皮炎、腹泻等副作用。同时,不加选择地让患者使用EGFR分子靶向药物,会使得治疗的总有效率偏低。因此,为了有效的利用分子靶向药物,治疗前对EGFR表达水平和突变状态以及早期疗效的评价显得十分必要。

靶向EGFR的PET显像可以实现对EGFR靶向药物的疗效早期精确检测,从而促进NSCLC个体化EGFR靶向治疗。当前报道的该类PET显像剂如下所示,然而,其中大都存在肝、肾和胃肠道等器官放射性浓度较高,对肿瘤选择性不够高的问题,且应用具有较多的局限性。F-18PET显像剂的制备,一般需要设计复杂的标记前体或是制备过程繁琐、标记率和放射化学产率较低,部分探针还存在制备过程繁琐,结构稳定性差的缺点。C-11标记的探针,因C-11的半衰期较短(20.4min),也限制了该类探针只能在有加速器的医疗机构使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4530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