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主动式电渗萃取微混合的集成装置及其萃取集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45823.X | 申请日: | 2018-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040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5 |
发明(设计)人: | 龙威;王继尧;吴蜜蜜;赵娜;陈娅君;魏先杰;刘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61/42 | 分类号: | B01D61/42;B01D11/04;B01F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体通道 液体入口 萃取 玻璃基片 集成装置 液体出口 主动式 电渗 连通 混合和反应 长方体形 充分混合 横向放置 两相液体 竖向放置 液液萃取 萃取效率 电极块 外壁面 微流控 微芯片 可控 肋板 液滴 交汇 芯片 | ||
1.一种主动式电渗萃取微混合的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玻璃基片(1)、液体入口Ⅰ(2)、液体入口Ⅱ(3)、电极块(4)、芯片(5)、液体入口Ⅲ(6)、液体通道Ⅱ(7)、液体出口Ⅰ(8)、液体出口Ⅱ(9)、液体入口Ⅳ(10)、液体通道Ⅰ(11)、长方体形肋板(12);
所述芯片(5)设置在玻璃基片(1)上,所述芯片(5)上设有液体入口Ⅰ(2)、液体入口Ⅱ(3)、液体入口Ⅲ(6)、液体入口Ⅳ(10)、液体通道Ⅰ(11)、液体通道Ⅱ(7)、液体出口Ⅰ(8)、液体出口Ⅱ(9);液体入口Ⅰ(2)、液体入口Ⅱ(3)与液体通道Ⅰ(11)的一端相连通,液体通道Ⅰ(11)的另一端与液体入口Ⅲ(6)、液体入口Ⅳ(10)交汇后与液体通道Ⅱ(7)的一端连通,液体通道Ⅱ(7)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液体出口Ⅰ(8)、液体出口Ⅱ(9),液体通道Ⅰ(11)与液体通道Ⅱ(7)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液体通道Ⅰ(11)和液体通道Ⅱ(7)外壁面两侧交替设有横向放置的电极块(4),且相同一侧电极板(4)的电极相同,不同侧电极板(4)的电极相反,所述的液体通道Ⅰ(11)和液体通道Ⅱ(7)内部设有一块以上竖向放置的长方体形肋板(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主动式电渗萃取微混合的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通道Ⅰ(11)和液体通道Ⅱ(7)内每块电极块(4)前端设有一块长方体形肋板(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主动式电渗萃取微混合的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5)采用PDMS聚二甲基硅氧烷材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主动式电渗萃取微混合的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入口Ⅲ(6)和液体入口Ⅳ(10)的进液方向与液体通道Ⅰ(11)和液体通道Ⅱ(7)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主动式电渗萃取微混合的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5)长45mm,宽15mm,厚5mm;所述玻璃基片(1)长60mm,宽25mm,厚5mm。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主动式电渗萃取微混合的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入口Ⅰ(2)、液体入口Ⅱ(3)、液体入口Ⅲ(6)、液体入口Ⅳ(10)、液体出口Ⅰ(8)、液体出口Ⅱ(9)的直径均为1mm,液体通道Ⅰ(11)和液体通道Ⅱ(7)宽d2为0.5mm,高h2为0.35mm,长方体形肋板(12)的宽d1为0.2mm,长L1为0.1mm,高度h2为0.35mm,每块电极板(4)长L2为0.7mm,宽度d3为0.15mm,高度h1为0.2mm。
7.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一种主动式电渗萃取微混合的集成装置进行萃取集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先给液体入口Ⅰ(2)注入水相液体,待水相充满液体管道Ⅰ(11)和液体通道Ⅱ(7)并从液体出口Ⅰ(8)、液体出口Ⅱ(9)流出后,再同时从液体入口Ⅰ(2)注入水相液体,从液体入口Ⅱ(3)注入有机相液体,有机相和水相两相液体共同进入液体管道Ⅰ(11)内,实现水相和油相之间的萃取,液体通道Ⅰ(11)外设有一块以上的电极板(4),且液体通道Ⅰ(11)内还设有与电极板(4)相对应的长方体形肋板(12),经过电极板(4)和长方体形肋板(12)对两相液体的扰流,使两相液体进行混合萃取,提高萃取效果,当两相液体流入液体管道Ⅰ(11)与液体通道Ⅱ(7)、液体入口Ⅲ(6)、液体入口Ⅳ(10)形成的十字型通道后,液体入口Ⅲ(6)、液体入口Ⅳ(10)均通入有机相液体至液体通道Ⅱ(7)内,进行多级萃取,实现有机相包裹水相液体进行液液萃取,液体流入液体通道Ⅱ(7)中,液体通道Ⅱ(7)外侧设有电极板(4)、内侧设有长方体形肋板(12),再次进行扰流,待萃取结束后最后液体从液体出口Ⅰ(8)、液体出口Ⅱ(9)中流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4582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