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降解含磷阻燃剂废水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45948.2 | 申请日: | 2018-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077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发明(设计)人: | 樊文亮;徐高松;周立新;赵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正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56 | 分类号: | C02F1/56;C02F1/52;C02F1/28;C02F1/66;C02F101/10;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 代理人: | 王桂名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经济技术***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废水 含磷阻燃剂 絮凝沉淀 恒温振荡器 无机磷 降解 总磷 样品上清液 复配药剂 静置反应 吸附材料 选择吸附 除磷剂 聚合态 三步法 有机磷 振荡 放入 去除 取出 检测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降解含磷阻燃剂废水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取复配药剂按0.1‰~0.5‰废水重量百分比例投加至含磷阻燃剂废水中,调pH至2~7,放入恒温振荡器,将温度调至20~40℃,转速为100~200rpm,振荡0.5~2.5h;从恒温振荡器取出,按1‰~2‰废水重量百分比例投加液体除磷剂,混合均匀,静置反应一段时间后,调pH至中性,静置一段时间,取样品上清液检测废水中剩余的总磷浓度。本发明采用的多步处理方法,首先通过吸附材料废水中的有机磷以及聚合态的无机磷,然后通过絮凝沉淀无机磷,最终达到高效去除总磷的目的,且选择吸附‑絮凝沉淀‑絮凝沉淀三步法处理此类废水,效果更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降解含磷阻燃剂废水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磷系阻燃剂使用广泛、污染性大、毒性强等特点,含磷阻燃剂废水不仅仅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同时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此类问题已经越发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因此对此类废水的处理具有巨大的社会环境效益,当下选择一种合适的方法来处理水环境中的阻燃剂污染物是十分紧迫且必要的。
目前在工业水处理中,吸附法具有吸附速度快、操作简易、吸附产物可回收利用、不会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等优点,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受到普遍关注,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活性炭材料作为一种性能优良的吸附剂,由于其化学性质稳定,机械强度高,耐酸、耐碱、耐热,不溶于水与有机溶剂,可以再生使用等特点,使得活性炭材料在水处理行业受到高度关注,并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张存芳等人研究表明活性炭对废水中Cu2+、Ni2+的吸附去除率分别达到86.60%和76.08%(参考文献:山东化工,2018,47(04):144-146)。吴悦等研究采用载铜活性炭(Cu/GAC)吸附含酚废水,结果发现载铜活性炭(Cu/GAC)对4-NP和苯酚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5.2%和89.5%(参考文献:净水技术,2018(09):101-105)。中国专利CN 102247804A公开了一种负载有氢氧化镧的活性炭纤维除磷剂的制备方法。
针对活性炭及活性炭改性材料应用于废水治理中,国内已有不少专利,但由于活性炭价格和改性方法复杂等多种原因,且未对含磷阻燃剂废水的吸附进行系统地研究。考虑到活性炭材料的诸多优点,因此针对磷系阻燃剂废水中含磷污染物的去除,通过活性炭材料对含磷阻燃剂的吸附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解含磷阻燃剂废水的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降解含磷阻燃剂废水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制备成分中包含β-环糊精、膨润土、活性炭的复配药剂,备用;
(2)制备成分中包含钠、铁、镧元素的液态除磷剂,备用;
(3)取复配药剂按0.1‰~0.5‰废水重量百分比例投加至含磷阻燃剂废水中,调pH至2~7,放入恒温振荡器,将温度调至20~40℃,转速为100~200rpm,振荡0.5~2.5h;
(4)从恒温振荡器取出,按1‰~2‰废水重量百分比例投加液体除磷剂,混合均匀,静置反应一段时间后,调pH至中性,静置一段时间,取样品上清液检测废水中剩余的总磷浓度。
作为优选,所述复配药剂按照如下方法进行配制:
(a)将β-环糊精投加至水中,在40~80℃的条件下用磁力搅拌器搅拌溶解;
(b)将膨润土加入至上述溶液中,用磁力搅拌器搅拌,过滤,将滤渣烘干得β-环糊精-Bent;
(c)将活性炭加入上述β-环糊精-Bent,混合均匀即得复配药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正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正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4594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一体化絮凝沉淀装置
- 下一篇:一种混合絮凝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