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一氧化碳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46466.9 | 申请日: | 2018-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722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欧传高;许林忠;谢爱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郴州万墨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0/24 | 分类号: | B01J20/24;B01J20/18;B01J20/30;B01D53/02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杨千寻;单香杰 |
地址: | 423000 湖南省郴***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氧化碳吸附剂 一氧化碳 硅藻土 吸附剂 制备 气体净化技术 拟薄水铝石 催化效率 吸附净化 稀土元素 亚铜离子 孔隙度 木质素 吸附力 活化 稀酸 稀土 载入 | ||
本发明涉及本发明涉及气体净化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一氧化碳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一氧化碳吸附剂采用如下原料:CuCl、NaY分子筛、拟薄水铝石、硅藻土、稀土、木质素以及稀酸,将其混合制成球,经过干燥活化即可得到所述一氧化碳吸附剂。本吸附剂通过亚铜离子来吸附净化一氧化碳,硅藻土的加入可以增强对一氧化碳的吸附力和增加吸附剂的孔隙度,载入稀土元素可以显著提高对一氧化碳的催化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体净化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一氧化碳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一氧化碳为无色、无臭、无刺激性的气体,在冶金、化学、石墨电极制造以及家用煤气或煤炉、汽车尾气中均有一氧化碳存在。一氧化碳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丧失携氧的能力和作用,造成组织窒息,严重时死亡。一氧化碳对全身的组织细胞均有毒性作用,尤其对大脑皮质的影响最为严重。
一氧化碳与亚铜离子络合时形成电子接受键,相互促进,产生协同效应。因此,若在吸附剂上负载亚铜离子,则可对一氧化碳选择性吸附,实现对一氧化碳的净化。另外,由于络合吸附是可逆的,络合的键能比一般的共价键能小得多,故有利于吸附剂的再生,因此络合吸附已成为一氧化碳吸附的主要方向。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一氧化碳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简单且能有效提高对一氧化碳的吸附能力与催化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一氧化碳吸附剂,所述一氧化碳吸附剂,采用如下原料:CuCl、NaY分子筛、拟薄水铝石、粘土、稀土、助剂以及稀酸;按照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进行混合料配比:
CuCl:35%~40%;
NaY分子筛:45%~52%;
拟薄水铝石:8%~12%;
粘土:3%~5%;
稀土:1%~3%。
一种一氧化碳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具体的制备步骤为:
S1.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料配比将CuCl、NaY分子筛、拟薄水铝石、粘土以及稀土混合成均匀的混合料;
S2.在S1制备的混合料中加入助剂,混合均匀制成混合料;
S3.用稀酸混合S2中制备的混合料,并挤成球;
S4.将制成的球干燥活化即得所述一氧化碳吸附剂。
进一步地,所述助剂为木质素。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中,所述助剂的加入量为稀土加入量的10%。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中,所述球的大小直径为1/8cm至l/16cm。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4中,所述干燥活化的温度为310℃~380℃;
优选地,干燥温度为350℃。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4中,所述干燥活化的时间为3~5小时;
优选地,干燥时间为4小时。
进一步地,所述稀酸为稀盐酸、草酸、柠檬酸、稀硝酸其中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粘土为硅藻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以NaY分子筛为基础制备的一氧化碳吸附剂载有更多的亚铜离子和稀土元素,孔隙大,吸附力强,使用寿命长,催化效率高,制备方法简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郴州万墨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郴州万墨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4646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