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人工繁殖野辣菜苗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48024.8 | 申请日: | 2018-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267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翠凤 |
主分类号: | A01G22/00 | 分类号: | A01G22/00;A01G2/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252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工 繁殖 菜苗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工繁殖野辣菜苗的方法,包括选择地块、准备种根、播种种根、田间管理、起苗分级等步骤,本发明对野辣菜种苗的生产过程进行了优化,利用野辣菜种子量大的优势,通过使用野辣菜根段播种,同时营造种子自然掉落土表和次年春季种子自然发芽的环境,免除分批采种、脱粒及储藏种子等步骤,省去了野辣菜苗传统繁育过程中的整地开厢、播种和中耕除草等环节,提供了一种成本低、操作简便的野辣菜育苗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栽培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人工繁殖野辣菜苗的方法。
背景技术
野辣菜(Peucedanum praeruptorum Dunn)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又叫姨妈菜,罗鬼菜,水前胡,野芹菜,以根入药,主产于浙江、湖南、贵州、四川等地,具有降气化痰、散风清热等功能,主要用于痰热喘满、咳痰黄稠、风热咳嗽痰多等症状。
近年来,野辣菜野生资源逐渐短缺,人工栽培野辣菜变得普遍,但人工栽培多在山区进行,不仅机械化程度不高,而且人工投入较多,导致生产成本相对较高。进行野辣菜人工栽培时,通常采用传统的撒播育苗方式,需要外购种子或在头年自采种子,但由于种子成熟不一致,采集野辣菜种子需要分批进行、脱粒并储藏,需要投入资金和大量人工;并且,在苗期管理的中耕除草过程中,因野辣菜苗细小,除草难度较大,也造成人工除草成本的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人工繁殖野辣菜苗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人工繁殖野辣菜苗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选择地块:选择荒废时间在5年以内的沙壤土荒地作为繁育地块;
B、准备种根:将野辣菜根截断成3~5cm的野辣菜根段,用草木灰对所述野辣菜根段收浆后作为种根;
C、播种种根:将种根播种在所述繁育地块上,紧贴所述种根覆盖一层碎干草,之后用茅草压住种根之间的空隙并压实,同时在所述碎干草上再覆盖一层茅草,其中,播种时间为3月上旬;
D、田间管理:在当年夏季、秋季,及时补充田间水分并清除地块中发现的患病植株;在当年秋季、冬季,待野辣菜种子分批成熟并自然掉落之后,将掉完种子的野辣菜植株割取舍弃;在来年春季,进行野辣菜苗的病虫害防治;
E、起苗分级:在来年的4月中旬至5月上旬,将野辣菜苗挖起并分级,得到免耕繁育的野辣菜苗。
优选的,上述人工繁殖野辣菜苗的方法,在步骤C中,所述种根的播种行株距为(30~40cm)×(30~40cm);所述碎干草的长度为2~5cm且碎干草的覆盖厚度为2~3cm。
优选的,上述人工繁殖野辣菜苗的方法,在步骤C中,所述种根之间空隙上的茅草覆盖厚度为3~4cm,所述碎干草上的茅草覆盖厚度为1~2c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对野辣菜种苗的生产过程进行了优化,利用野辣菜种子量大的优势,通过使用野辣菜根段播种,同时营造种子自然掉落土表和次年春季种子自然发芽的环境,免除分批采种、脱粒及储藏种子等步骤,省去了野辣菜苗传统繁育过程中的整地开厢、播种和中耕除草等环节,提供了一种成本低、操作简便的野辣菜育苗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解释和说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并能予以实施。
实施例1
传统方法是外购野辣菜种子,同时采取人工整地开厢和播种方式繁育野辣菜苗,则部分相关成本为:撒种3kg/亩,100元/kg;本发明方法采用的野辣菜鲜根8元/kg,50kg/亩。传统方法与本发明方法的技术路线和成本对比通过本实施例的对照组和实验组进行,具体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翠凤,未经吴翠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4802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促进番茄种苗生长的有机肥
- 下一篇:一种制作酸奶的方法